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声学研究所声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没有复习政治,培养点感觉。9月下旬开始复习政治,看大纲解析,不过九月也就每天一个小时。10月每天1个半到两个小时,周二看的多一点,那天上午有课,所以看政治消遣一下,这个月主要就是看大纲解析,做1000题。11月份每天2个小时,早上背风中劲草,继续做完1000题,看了一下形势与政策,有时间的话,第二遍1000题,后来就出来肖8了,就可以做一下选择题检测下自己的复习效果,不断的查漏补缺。12月份政治花费的时间多一点,主要背肖8肖4,看看20天20题,反正市场上好多模拟题,有时间就拿来做做。对我来说政治就是消遣娱乐的科目,没觉得很枯燥,感觉复习的不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部分,它能显著提升个人的整体成绩。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学习经验。首先,数学复习全书必须至少认真研读三次,以确保对所有概念有透彻理解。阅读时不应追求速度,能在九月底完成便很理想。此后,要坚持每隔一天就做一次真题或模拟题,以维持解题状态。考研数学的重点在于打牢基础,理解和掌握各个定理的推导过程至关重要。同时,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当题目难度适中时,提高正确率将成为你的竞争优势。对于计算精度不够的同学,可以尝试加快做题速度,留出时间检查;而一贯细心的人则可适当放慢节奏,首次解答就能确保准确性。此外,持续的练习量非常关键,每天都要做一些习题以保持敏锐度。即使复习进入尾声,也要每天抽出一到两小时专注数学。这一点务必牢记。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英语我还是有心得的。我的英语不好,经过大半年的学习下来,可以说,英语我是准备时间最充分的,也是最系统的,首先是单词,我把考研中经常出现的3200多个单词背得烂熟(个人觉得背5500没必要,有些根本不会出现,背了也白背),方法就是把97-13年的阅读理解整理出来,然后把不认识的单词写在本子上(千万不好写在单词旁边)。算起来这70多篇阅读我至少做了3遍。这样单词我也背了,阅读理解也会做了(要知道得阅读者得考研英语)。最后我的阅读理解基本上是一篇错一个甚至全对。然后是翻译,个人觉得翻译也很重要,并不是因为它的分值,而是因为会做翻译,那么你的长难句的问题就不大了,而长难句是贯穿整个考研英语的。我的翻译是先跟着老师学语法,然后做真题,97-13年的翻译我做了两遍,可以说第二遍的收获是最大的。接着是作文,作文很重要,占有30分,对于作文范文还是要背几篇,我由于最后没什么时间了,所以作文就整理出两个通用模板,然后让老师给修改了一下,在考场结合题目自己发挥了。总结的经验就是作文还是要定时练练。剩下的完形填空和新题型,个人觉得这些没必要花时间,做好了前三部分,这两部分不会很差。总的来说就是真题要好好把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声波的基本性质至关重要。这包括声波的产生、传播、衰减等基本概念,以及频率、波长、声压级等相关物理量的计算。这部分知识需扎实的物理基础,特别是振动与波动的知识。我建议多做些相关的数学推导和计算题,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
声学测量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强的部分。了解各种声学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麦克风、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是必不可少的。掌握如何进行室内声学、环境噪声等实际问题的测量和评估,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我推荐找一些实验教材或者在线资源,凭模拟或实际操作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噪声控制是一个实际应用广泛的话题。从吸声材料的选到隔声结构的设计,都需对声波的传播特性有深入的理解。我会花时间研究各种噪声控制策略,并尝试理解和解释它们背后的声学原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声学的关键。除了课本,我还阅读了大量的科研论文和行业报告,从中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参加实验室的研究活动,或者自行设计小实验,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