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商学院工商管理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之前提过,英语的学习依赖于积累,而政治则更侧重于记忆。通常,我们的政治复习是从九月开始的。这门科目涵盖了五大领域: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复习重点。对于哲学,由于许多原理和方法论在高中阶段已有接触,加上主观题存在一定的答题模式,因此这部分得分相对较易;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在于掌握关键历史事件的时间、起因和影响;形势与政策则紧密关联实际时事。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肖秀荣的教材被广大考生广泛使用,因其内容详尽且真题解析深入。当然,真题练习必不可少,但不必像正式考试一样完整作答,列出主要知识点即可。最后,务必完成肖秀荣的预测卷,其命中率相当高,即使不是原题,题目素材也往往有所重合。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挺棘手,我在备考期间几乎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数学上,最终成绩还算满意。初期,我快速浏览了一遍教科书,没做课后习题,大概用了一个星期左右,主要是为了了解框架和基本概念。接着,我开始了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确实有些吃力。对于那些纠结于选择李正元还是李永乐书籍的朋友,我想说,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我的建议是在暑假之前完成全书的学习,我不想把学习计划拖到假期,毕竟需要休息娱乐嘛……(害羞)其实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暑假期间,我完成了从90年到00年的所有数学真题,这些试题的质量非常高,特别是证明题,非常考验思维能力。八月时,我又重温了一遍辅导班的教材,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九月到十月,我坚持不懈地完成了00年至10年的真题,并进行了纠错和笔记整理。十月中旬,我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状态,每天都感到充实无比。从那时起,我每周六都会进行模拟考试,使用11年至19年的真题来模拟考研。平日里,我就开启了刷题模式,一周内轻松解决了660题,还完成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面上的各种模拟试题。与某些同学不同,我喜欢每天上午完成一套模拟题,这样能确保我始终保持高效率。通过不断的刷题、纠错、记笔记和查看错题,间或进行模拟考试及回顾00至10年的真题,我觉得自己准备得足够充分了。这里想提醒大家,做完真题并不意味着你的数学已经很好,我见过许多只做真题的同学,他们在14年和15年真题中得了130分,就自认为数学水平高,但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觉。近几年的题目相对简单,几乎没有难点,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可能拿到120分以上。然而,今年的考试让不少人栽了跟头……所以,希望大家保持谦虚的态度!关于数学,关键是要保持解题手感,保证足够的练习量,确保正确率,无论遇到哪种类型的试卷,你都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在大三下学期期末开始,红宝书每天看两个单元,暑假做了点150篇,其实我暑假基本上没怎么复习。正式开始还是在大四上学期,这个时候主要学习了语法、长难句还有阅读的解题技巧。单词我看了三四遍,每天早上花半个小时,过上两个单元。这是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记忆单词不喜欢一个单词写写写背背背几十遍,我选择每天看几个单元,每天看,反复看,不强求自己今天一定要记住,但是往往反复过上三四遍自己就记住了。在最后一个月,我就没有再看了,单词是阅读的基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企业战略、组织行为、市场营销等模块。这部分需理解并掌握各类管理模型和理论,如SWOT分析、PESTLE框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我建议凭阅读经典教材和案例研究来深化理解,并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理解和运用供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推荐使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作为主要参考书,结合实际经济新闻进行思考和讨论。
再者,数学部分主要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凭做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例如,利用回归分析预测销售趋势,或者用矩阵运算解决生产调度问题。
逻辑推理是对思维清晰度和严谨性的考验。这部分训练凭做逻辑题、阅读批判性思维书籍,比如《思考,快与慢》来进行。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复杂信息中提炼关键点,理性判断和决策。
在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对每个知识点,我都尽量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不是死记硬背。定期自我测试,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