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械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高能物理研究所机械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仅列出章节层次的标题,并未详细解释知识点,但它划定的考试范围具有绝对权威性,因此必须参考。在阅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时,可对照《考试大纲》查看哪些知识点已被删除,哪些是新添或修改的。删除的部分无需关注,而新增或改动的部分则需寻找相关资料补充。虽然《考试大纲解析》提供了知识点详解,但由于已有《精讲精练》,通常没有必要额外使用,只需重点关注大纲新增内容并设法补充即可。
关于政治复习,坊间流传的过早开始不利的观点,主要指的是不应过早投入而导致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考研政治的确与高考不同,自2010年以来,50分的分析题均基于当年的重要会议和人民日报等党的重要论述。因此,早期复习可能难以找准重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提前开始。选择题历来重视基础(今年情况特殊),需要认真准备,而非依赖猜测。书籍推荐上,肖秀荣的全系列足够,他的书籍都会提供购买时间表,但请注意,他的《知识点提要》过于厚重,一般人难以消化记忆,建议考虑任汝芬的《序列二》。务必扎实掌握基本知识,特别是毛泽东思想、近现代史中的固定知识点。马哲对理科生来说可能较难,可以通过观看我的资料中提供的视频辅助教材学习,我也有个人的学习框架,足以应对10分的马哲分析题。其余部分仍推荐使用肖秀荣的书籍。
至关重要的是,《教育部政治大纲》(红宝书)会在9月中旬发布,这本书必须购买,但如何有效阅读是一大挑战,由于文字密集,不适合逐字背诵。如果记忆力不佳,应确保在一个月内完成第一轮阅读,重点记忆加粗字体,小字部分当作选择题处理,配合《1000题》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到了冲刺阶段,如果题库不足,可以尝试蒋中挺或石磊的练习题,但不再推荐任汝芬的,因为肖秀荣的习题较为刻板,风格与真题略有差异,但仍不可或缺。12月推出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应反复背诵,用作答题模板。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由于我已经生疏了很久,所以我的方法是先概略的扫一遍教材,把概念弄清。数学其实很基础,没有高难度的解题技巧,但要对概念清晰。以全书练习为主,这本书还是有些错误的,自己要辨别。之所以看李永乐,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技巧和公式可以大大减少解题时间,我还是认真的做了一遍。总而言之,我是教材看了一遍(课后习题有选择性的做了一遍),李永乐4遍。整理了错题集,空闲时间我就看看错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着手英语复习,采用了陈正康的词汇书来记忆单词,并且通读了一次配套的语法书籍。与此同时,我开始了真题练习,选购了《考研真相》的英语真题集,其详尽的解析十分有价值。因为对于英语来说,真题是最宝贵的资源,其他的模拟试题相对意义不大,数量也有限。所以我规定自己每天只精做一篇阅读理解,结束后整理出所有生词并加以学习。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了十一月,真题几乎已被我全部完成,于是我又决定重头再来一次,发现仍有大量生词未掌握,这让我深感再次研习真题的重要性。对于英语作文,我选择了《考研真想作文160篇》,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资料,推荐大家尽早开始接触作文部分,尝试每隔几天就全文背诵并默写一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材料力学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静力学、动力学的基本定律,机械传动方式,轴承类型及其应用等。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务必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设计部分是机械设计的重点,包括机构设计和零部件设计。对机构设计,要熟悉各种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对零部件设计,则需了解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以及疲劳破坏的概念。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材料的选也是考察的重点。你需熟知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如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场合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设计中重要,也常常会出现选题或填空题中。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关键。理解是前提,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灵活应对各种问题。记忆则是必要的,尤其是那些公式、参数和定理,需反复记忆。实践则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凭做习题、模拟设计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历年真题和参考书是非常好的复习资料。凭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把握考试的出题趋势和难度,找出自有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参考书上的例题和解析帮助你深化理解,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