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中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其实并无太多捷径可寻。关键在于深入研读教材,务必细致入微。我个人使用了任汝芬的四部系列书籍,其中序列一是重中之重,序列二则配合序列一阅读并做了两次,部分题目过于拘泥于原文,适合巩固基础知识,不必过分纠结。若想练习题目,建议首选历年真题,尽管近年来考点鲜有重合,但其命题思路与考查方法极具参考价值。序列三的质量不高,几乎无太大帮助,反倒是反复精读序列一和深度剖析真题更为有益。任汝芬的最后一套四套题内容丰富,水平中等,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尝试。到了考前关键时刻,肖秀荣的四套题很有必要做,有可能会命中一些大题,例如12年和13年各有一道六分的大题被准确预测到。同时,背诵大题的标准答案也是个好主意,即使不能完全押中原题,但某些表述在考场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再者,流传甚广的“20天20题”小册子也值得一看,尽管直接押中原题的机会不多,但其中的一些万能语句能在答题时派上用场。我认为,文科学习的核心就是大量记忆,有时候我们理解的知识点,用个人语言转述并不如他人概括得精准凝练,而且记住一些特定句子,答题时不仅能节约时间,也能减少思考负担。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从没做过模拟和压题,因为感觉思路可能不太准,而且我真题都差点做不过来。大概五月多开始做英语的97开始,之前都是背单词搞语法什么的。我刚开始每天一篇,做的黄皮书,做的时候一定把不认识的单词,不熟的,哪怕是记不清的都画出来,做完了要对着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翻译不对的单词一定抄到笔记本上,不会的词组也要记,词组也很重要,毕竟有时候一到词组里意思会发生很大变化,然后搞清楚选项中每个单词,基本这么下来,你就得花费两个多将近三个小时了。我一直做到英语的20年。那时候就已经九月开学了。第二遍,把文章全抄在笔记本上,然后一点点对着翻译,完了再对着译文翻译,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你有好多你没意识到的问题,这样到结束。一般这轮过后你会觉得有些提升,然后我转过头又从07年开始做,这时候一次我做的两篇,因为做过2次问题不会那么大了。同样你这时候还是有不会的单词,接着画,做完在你原来的笔记上标出来重点单词。看看为什么还有错题,为什么错了,如果是翻译问题,就把有问题那段翻译了,如果是被干扰项弄乱了,看看这个干扰项是从哪个方面设置的,为什么没发现真正答案。。这样再做。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十一月初了。。然后做近两年的,也是做一遍写一遍翻译,主要是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单词。这时候我是第一天下午一篇阅读,第二天弄翻译作文,两个来回倒。弄完就快十一月底了。英语新题型比较简单也不多,全给做了一遍就没弄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等内容。理解并掌握新闻的生成过程、传播方式以及影响因素是关键。我建议每天定时阅读各类新闻报道,分析其选题、采写手法和传播效果,以此提升新闻敏感度和理论应用能力。深入研读传播学经典著作,如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麦库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理论"等,这些理论会帮助你构建全面的新闻观。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则更偏重于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新闻写作技巧、媒介研究方法、广告公关策略等。对新闻写作,我推荐多练习新闻稿的撰写,尤其是新闻消息和深度报道,这需大量的实战训练来磨炼语言功底和逻辑结构。媒介研究方法部分,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法是基础,一定要熟练掌握数据处理和研究报告的编写。至于广告公关策略,不仅要理解各种营销模型,还要关注行业动态,理解不同媒体环境下广告和公关活动的设计思路。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知识,我还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新闻实践活动,如校园广播、新闻社等,这些经历我在实践中深化了理论理解。定期进行模拟试题训练,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