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九月份开始复习的,不用开始的过早,也不宜过完。一是担心自己过不了线,而是复习的过晚,越到后期越焦虑,会影响到自己专业课的复习。只要有条不紊地开始就行。主要用的是肖秀荣系列。开始阶段是精讲精练与1000题。我是每天看一节,然后把配套的题做完。在专业课之余花时间做政治,这样不至于到最后焦虑地无从下手。大约到10月底这一阶段完成。在其中有一部分理解起来有困难,我就反复看精讲精练,还配合着红宝书,之后记忆的更加深刻了。后来肖老师又陆续出了形势政策部分,以及肖八、肖四。肖四的大题都要背过,所有考研人都这么认为!总之政治就是跟着肖老师走,背肖四。过线应该没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年我花了很多时间,由于市面上396的辅导教材太少质量也参差不齐。我把两本高数+清华出版社线代+概率论课本过了一遍,课后习题挑着做了一下,主要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笔记,然后李永乐数学全书我也大体看了一遍,线性代数我单独买了李永乐的那本辅导讲义(因为本科学的太差了),最后详细做了笔记包括知识点、错题什么的。可以说我准备的很充分(难度超过了考试要求),第一年做下来觉得很简单,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就能做完。数学需要花很多时间,配合教材,做好笔记,总结了各种题型以及考点,题典1800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有很多经典的题,难度适中,与考研数学难度相差不大。数学最好是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过两遍,习题也要全部做完一遍,熟练掌握所有知识点。九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在这之前千万不要做真题!真题要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做完了仔细校正,总结得失。真题要反复做,至少刷3遍。数学最忌讳只做题不思考不总结,做大量习题的目的是为了见识题型,总结经验,看到题目的条件就知道相应的知识点,题目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一个条件,怎么将题目的话转变为你做题的条件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总结。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将你做错的题,做到比较新颖的题,比较常考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比如麦克劳林公式,泰勒公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投入大量时间钻研历年试题,每两日研习一篇,如此进度,整年试题在一周内勉强能完成。考虑到中途需要适时地调整休息,整个过程占据了我两个多月的时间。即便临近尾声,我对真题的重视仍未减退,精读与背诵仍是每日必修课,而做练习题则总是安排在其之后。对于作文,我选择了《王江涛考研-英语满分范文背诵》,大小作文各熟记十篇。此外,坚持每周实战演练,渐渐消除了我对写作的恐惧。至于阅读速度,考研英语考试总计三小时。我计划分配时间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共需50到60分钟,阅读五篇文章耗时100分钟。剩余的20分钟,10分钟用于完形填空,另10分钟留给翻译。我的答题顺序是:先大作文,然后阅读,接着小作文,再来是完形,最后是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关系、营养吸收等核心主题。在复习时,我尤其重视理解这些基本过程的机理,因它们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例如,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如何凭优化光照条件提高作物的生产力。深入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如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对作物抗逆性育种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物化学则是从分子层面解析生命的奥秘,特别是关于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将生化知识与植物生理过程相结合。比如,了解酶的作用机制和调控,能帮助理解植物代谢途径;基因表达调控的知识,则能揭示作物遗传改良的可能性。掌握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基本原理,对理解遗传变异和作物遗传改良策略至关重要。
在学习这两门课程时,我发现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重要。我会尝试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实验操作技能也不可忽视,无论是实验室的模拟实验还是田间的实地操作,都能加深我对理论的理解,并提升实践能力。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对那些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路径,多做练习帮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