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环境与测绘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看的书就是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配合着做。这套书排版很舒服,看起来很方便,大纲解析虽然详尽,可我是实在看不下去。都学了一遍之后,可以做做历年的真题。我是文科生,大多数东西一捡就捡起来了。到快考试的时候肖秀荣会出背诵版,最后四套卷八套卷之类,买来做一做,但不要太依赖。至于时间安排我觉得是不可以晚于9月中旬的,前期熟悉大纲内容,做习题就可以了,大题这段时间可以不看,每天时间不宜过长两个小时,因为我时间太紧大纲到了思修就不看了,直接看的风,后期主要看风丛劲草(多数内容需要背下来的),这时候大纲当“词典”使用,肖八肖四要非常认真的做,肖四是重中之重,临近考试市面上会有很多模拟题什么的,有多少就做多少,最后把肖四全部背下来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从九月到十一月,我重新研读了三本书,并于十月开始接触真题,通常每隔三四天就会完成一套,随后深入剖析每一道题目。在闲暇时刻,我会持续翻阅这三本书和660题(它们百读不厌,到最后阶段我专注于攻克错题)。对于高数部分,推荐以汤家凤为主,张宇为辅助参考(如果不需要,也可忽略张宇)。线代部分,非李永乐莫属,他的教学无人能敌。阅读教科书旨在掌握基础知识,但数学考试具有特殊性,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材料。善用数学教材,精确聚焦,即便时间有限,也能有望取得满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难度适宜,题型归纳精炼,题量适中,我认为至少应重复练习三次以上。后期则可购买模拟试卷进行训练。虽然模拟卷质量参差不齐,但真题始终是重中之重,不容忽视!我在一个笔记本上整理了所有公式,在考前两周每天都背诵一次。
考研英语方面:
自11月份起,我开始了第二次研读英语真题的过程。鉴于初次已投入大量精力,这次我把每套试题的复习时间压缩至两天。第一天,我会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成整套试卷(除了写作部分)。第二天,则专注于解决生词、不解之句以及反复犯错的阅读题目,进行纠错与整理。在考研英语的学习中,我发现理解力至关重要。即使没有生词,或大致理解了文章含义,仍可能无法解答正确。这一点在我备考期间深有感触,也有不少同伴反馈,过多地练习考研真题后,去做其他模拟题会出现很多错误。若以考研英语和英语六级相比较(我相信多数考研英语导师都会强调两者差异),考研英语更注重对文章整体理解的考核,而英语六级则更偏向于对具体细节的考察。理解文章意味着我们要跟随作者的思维脉络,预测接下来的内容;而考察细节则主要测试我们是否准确理解了文章的信息。考研英语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思维,相比之下,英语六级的挑战主要来自于难以掌握的复杂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量学基础的核心在于对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在理论部分,需深入理解坐标系统,包括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如最小二乘法,也是必须要精通的内容。这部分需大量的公式记忆和理解,但只要抓住基本概念,就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GPS定位技术、遥感图像解析、地形图的阅读与绘制,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我建议大家多动手进行实地测量,凭模拟实验或者参加学校的实践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真正掌握这些技能。例如,使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测定,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这对后期的专业研究非常有帮助。
再者,软件的应用也不可忽视。比如ArcGIS、AutoCAD等,它们是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主要工具。不仅要学会基本的操作,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这样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得心应手。
要强调的是,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是提升的关键。测量学基础并非一蹴就,是需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我会定期回顾教材,做相关的习题,关注行业的新发展和技术更新,保持自有的知识库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