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飞行器设计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飞行器设计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飞行器设计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只要掌握了方法,理科生也可以轻松应对政治考试,首先必须声明一点,大家要理性对待市面上所谓的押题参考书,声名鹊起的肖秀荣教授今天也只押到了一道半题,学生们一片唏嘘,所以大家要知道真正的权威就是每年出版的红宝书了,不跟风,不盲目,通读大纲是你复习政治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一般大纲要至少通读三遍,然后结合做题加深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做政治的历年真题,尤其是主观题部分,每年考试的题目都有个套路可言,关键是要理清批卷老师的给分点,掌握答题的一般性语言,过程虽然痛苦,但是大家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到考试的时候应对考研题目会轻松很多,不会将希望都放在押题名师的身上,命题组现在很重视这个问题,将来能押中题目一定会只减不增,所以要增强自身自主答题的能力,从容应对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方面:
在暑假的强化学习中,我深入研读了高等数学的十八个专题和线性代数的九个主题,随后挑战了张宇的1000题,这是一次无比艰难且煎熬的经历,也是我初次遭遇的重大挫折,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其中滋味。十月份起,我开始自我组织模拟数学考试,上午仿真测试,下午则用三个小时来回顾并梳理做过的试卷,逐步填补知识漏洞,这样的节奏一直持续到考试前夕。在这个过程中,跟随老师的课程,我学会了多种解题策略和模式,并积累了厚厚的两本笔记,这些笔记对我来说无比珍贵,因为它们全面覆盖了各个知识点,几乎无遗漏,包含的各种方法都非常经典,有助于拓宽解题思维。虽然有的同学将十八讲反复研读了四五遍,但我只进行了三次,但每次都有新的领悟。只要你持续学习,思维就会逐渐开阔。接下来的十月,我专注于模拟试题,包括张宇的历年真题和八套、四套卷。我要强调的是,就像老师所说,数学练习不能中断,每天都要保证至少三个小时的专注时间,严格控制时间,铃声一响立即停止。这个习惯自十一月起,我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对于真题,我反反复复地做,大约做了三次,这样不仅锻炼了各种考场应对心态,如果你想达到这样的熟练程度,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数学模拟考。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学习,任何一本包含考研词汇的词典都适用。每天攻克一个单元,第二天抽出一点时间复习。初期务必重视词汇积累,我在强化和冲刺阶段稍微放松了,结果后来写作文时发现很多词不会用,只好重新捡起词典每天温习。此外,每日积累一些精彩的短语,说不定在写作中就能派上用场。
其次,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每个题目价值两分,自然成为考研英语的重点。推荐尝试听相关课程。接着是翻译部分,起初我将历年真题的翻译题摘录在笔记本上,逐日翻译五个句子。然而,虽然能理解句子含义,却难以准确转化为通顺的汉语。加上有些拖延,我一直未给予足够关注。直到考前一个月做模拟试题,我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翻译得面目全非。于是立即用A4纸整理所有真题的正确翻译和结构分析,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晨读时朗读五句,不断重复,这种方法不知不觉提升了我的翻译能力。这次考试,由于新题型耗时过多,我没有充分阅读上下文,只是快速浏览后直接翻译,但估计分数也不会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这门学科是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对理解和研究飞行器的设计与运动规律至关重要。它主要涵盖质点动力学、刚体动力学以及振动与波动等内容。在复习时,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 **牛顿三定律**:这是理论力学的基础,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问题中。例如,分析飞行器在不同环境下的受力情况。
2. **动量与能量守恒**:这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要能够计算和解释系统的总动量和动能的变化。
3. **角动量守恒**:对旋转运动的理解,特别是刚体的转动,角动量守恒定律起着关键作用。
4. **达朗贝尔原理与拉格朗日方程**:这两种分析动态系统的方法在解决复杂力学问题时非常有效,尤其是处理约束条件和非惯性系的问题。
5. **振动与波**:这部分需理解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振动的基本概念,熟悉谐振子的性质,掌握波动的基本特征和传播规律。
在学习方法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 **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理论力学更注重理解和应用,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每个定理和定律背后都有深刻的物理意义,理解这些意义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 **做题练习**:凭大量的习题训练,你提高解题速度,增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不仅要会解题,还要学会分析题目背后的物理过程。
- **模型构建**:理论力学中的很多问题是基于实际情境的,尝试将抽象的物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模型,这有助于理解和解答。
- **讨论与交流**:找一个学习小组或者伙伴,一起讨论难题,不同的思路和见解会你受益匪浅。
- **定期回顾**:经常回顾前学过的知识点,防止遗忘,也能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