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古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与四套卷,蒋中挺五套卷,任汝芬四套卷。政治我是暑假七月开始学习的,前期先刷1000题,刷三遍,目的是打基础,为接下来做肖秀荣四套卷与八套卷做准备。第一遍做的比较慢,不会的好多,答案后面标注了页数,对照精讲精练去查知识点,每天看你标注的知识点,不用看其他,继续刷题。第二遍明显感觉做题会加快,同时配套着精讲精练的知识点,刷第三遍时注重看精讲精练。这项任务完成后你会发现你的体系建立起来,做题知道知识点在哪一部分,不留死角。接下来放弃1000题,肖八、蒋中挺五套卷刷三遍,每天两套。最后是任汝芬四套卷、肖秀荣四套卷,同样是一天两套。刷题时回看你的错题,即使答对的印象不深刻的题也要看。现在政治考试更加灵活,仅做肖秀荣的题远远不够,多刷选择题能见识更多题型,不仅仅拘泥于某一位老师的出题风格。考试前一星期做一做前两年或三年真题选择题,感受一下考研题出题风格。真题不要去纠结某一答案,考研热点年年变化。肖秀荣四套卷做完后开始背政治大题,这时候离考研约2周,天天背四套卷大题,其知识点覆盖比较全,涵盖热点多,是答题的理论基础。如果考研大题风格发生变化,大家同处同一起跑线。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我启动了英语阅读的学习,具体是从九十年代的历年试题开始的,具体年份已记不清。对于阅读部分,我会坚持做两遍!初次完成并不代表就能记住所有答案,再次重温时你会发现仍有新的收获。在真题中,我会标记出陌生词汇,并不断复习,直至熟记于心。暑期结束后,即9月至11月间,我专注于两大任务:一是精译过去五年内的二十篇阅读,以此提升处理复杂句子的能力,强化英语基础;二是分析题目,尤其是张剑编著的书籍对我很有帮助,它对细节题、主题题、词汇推断题等各类题型提供了解答策略,我需要深入理解和消化,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还要揣摩干扰项的特点,这只能通过反复练习来领悟,以使自己的思路与命题人的意图相契合。关于写作,构建一份个性化的万能模板至关重要,原创性是关键(切勿直接抄袭)。不用担心模板问题导致得分低,因为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预先准备。如果时间紧迫,完形填空或翻译可选择性放弃一项。完形填空即使不读全文,仅凭直觉选同一选项也能拿到大约三分。实际上,英语过线并不难,只要用心对待大小作文,分数自然不会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考古学的历史部分,需对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考古发现及其背景有深入理解。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殷墟,从欧洲的青铜时代到美洲的玛雅文明,这些都需凭阅读大量文献,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时间线和空间框架。了解各个时期的特色文化和技术水平,帮助理解和分析考古遗物。
科技在考古中的应用是考试的重点之一。现代考古不再仅仅是挖掘和辨认遗物,是利用放射性碳测年、DNA分析、遥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的遗址保护和研究。这部分需有一定的理科基础,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
再者,理论与方法论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考古学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积,更是一种解释过去的方式。比如过程考古学、后过程考古学、物质文化研究等理论,要求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考,能对考古现象提出自有的见解。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考核点。参加实地考察,动手处理文物,撰写研究报告,这些都是考古学综合中可能涉及的实际问题。除了课堂学习,积极参与实习项目,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也是非常关键的。
学习考古学综合,需广泛阅读,深度思考,不断实践。我建议定期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读新的考古发现。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心,关注考古界的最新动态,这样能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