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油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将政治复习划分为三个阶段。九月下旬拿到资料后,我计划从马原部分入手,但很快发现自己难以投入,也无法辨别关键内容。因此,我转向寻找辅导帮助,舍弃了大纲,转而专注于肖秀荣的1000题对应章节。在大纲解析上,我只是在后期大致浏览了一遍。毛中特的学习初期,我非常享受听老师的讲解,特别是关于毛泽东的故事,我看大纲并配合做1000题,做题时使用铅笔以便检查错误后能重复练习,这构成了我第一次全面复习的过程。
进入第二轮复习,由于自我感觉马原掌握得尚可,我决定直接跳过,集中精力于毛中特和近代史,每天各研读1-2章,并重温1000题中的错题。这一阶段持续到十二月左右。接下来的冲刺阶段,我侧重于阅读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分析历年真题,以及背诵预测卷。我做了市面上流行的预测卷的选择题,尽管它们与真题风格不同,但我视其为巩固知识点的机会。我还按照主题完成了过去十年真题的选择题,并依据大纲检查了自己的学习盲点,再次熟悉了大纲内容。考前查看真题中的大题解析也很重要,有助于了解答题策略。由于时间紧张,我仅背诵了肖四的一套题目,但考试时我发现肖四的答案几乎涵盖了所有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觉得基础比较重要,所以我开始就开始啃高数课本,书也要从头到尾,全都过一遍,把书上的例题讲解全都弄懂,这样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架构,就知道了数学讲的那些东西。课本看完之后,就跟着老师上课,然后做李永乐的辅导书,同步跟进,一遍看全书,一遍做同步练习题,就这么慢慢来。全书看完了,我就开始做题,真题啥的全都做了。最后一个月不停地做模拟卷,我把市场上卖的卷子,张宇,李永乐等的卷子全都做了,大概做了有60套模拟卷子。很多人复习数学喜欢把错题抄下来,但我觉得没必要,我只把错题标记了,之后去看看就行。还有就是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数学复习到后面一定要把不懂的都弄懂,做题时发现有不熟的地方一定要回去翻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不仅是词汇量,还有就是速度。所以多做做阅读来提高速度。强烈推荐《张健的150篇,基础与提高》,包括快考试出的《最后5套》,《胡敏200篇》,它是从初级到高级,从初级做起,可以做的20题全对,是不是觉得心里很有成就感,很爽啊!其实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个由易而难的过程,前面初级全对,后面高级的错的也不多。我当时觉得很不错。胡敏200篇每年里面的文章不一样,12、13、14版都可以,我用的是12版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你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包括它们的表示法、性质以及运算规则。特别要关注周期性、能量和功率信号的区别,这对后续深入研究非常重要。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解析复杂信号的重要工具,一定要熟练运用。
系统理论是信号与系统的核心。要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特性如卷积、频率响应等。对系统函数H(s),如何凭它来分析系统稳定性和因果性,是需重点复习的部分。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也是常考点。
再者,理解和应用系统分析工具是非常实用的技能。例如,使用Z变换处理离散时间信号,或者用拉普拉斯变换处理连续时间信号,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多做题,尤其是应用题,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些工具。
实践操作不能忽视。信号与系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尝试使用MATLAB或其他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信号与系统的过程中,我会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遇到难题时,我会积极寻求解答,不仅从书本上找答案,也凭网络资源和同学交流,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帮助我更好地吸收知识。
在考研准备阶段,我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投入此科目。注重基础,不断巩固,在复杂的理论中找到头绪。复习不是一蹴就的过程,是需耐心和毅力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