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工程科学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中国科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一战政治从10月份开始看的,还看了一遍红宝书,买了陈先奎的2000题,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11月底才做完,复习了第二遍,依然觉得很模糊,好多都记不住,开始后悔不应该做这本书的。到了12月开始心慌了,觉得看着真题选择题都靠蒙,大题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开始狂背,貌似也没用上。二战时从11月中旬开始看的政治了,2000题是扔掉了,认认真真的看红宝书,买了一本配套选择题来练,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题目没有那么多,看一章红宝书做一章。可能是因为看过一遍的原因,这一遍很快。到12月买了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题目很简单正确率也很高,考试前最后两个星期,我就把红宝书翻出来重新有选择性的看,还看了上课时候做的笔记,让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框架,每看完一章,就划个框架总结图,特别是近代史部分,重点时间事件一定要连续地把握好,挑了一些固定的套话背,红宝书复习了一个星期,最后一个星期我就开始重点攻哲学题,因为大题拉差距就在哲学题。我把老师给总结的哲学部分框架自己按照红宝书上哲学原理细化了一下,自己画一张知识结构图,每个原理,方法论意义都包括进去,但原理一定要先理解。找了近三年的政治真题上的哲学题,每个题先答看上去最明显的东西,然后按照框架图一个个的套,感觉有的就写上去,先写原理,再写方法论。这样哲学题所包含的每个原理都答上去了,无懈可击呀 。进考场前我把最后五套卷上做错的选择题看了看,考试的时候正好碰上个我做错过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没有专门去买单词书背单词,因为我觉得对我不适用,记了就会忘。对于单词关,个人认为还是在阅读中攻克吧。英语真题我从1997年开始做的,这个是因为考研班老师让这样做得,我们发的有资料,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对于没有资料的同学我建议你们最好找找那几年的,真题按着年份倒着来做,先做阅读,一定要反反复复做,把每篇文章中的生单词都要汇总,熟记。其实考研高频词汇也没有多少,历年真题中都会有重复,所以我才建议在阅读中攻克单词关。作文是一个需要大量输入才能见到成效的项目。我采取的方式就是背而且背写历年真题的范文,然后自己练习一些主题作文。一定要自己动手写,写出来才发现自己的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学,这是一门需深入理解和持续实践的学科。我在备考过程中,主要关注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优化理论这三个部分。微积分是理解动态系统和连续变化的基础,要熟练掌握导数和积分的应用,特别是多元函数的微分学和积分学。线性代数则涉及矩阵运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秩和逆等核心概念,这些在后续的学习中都会频繁用到。优化理论是管理科学中的重要工具,理解凸函数、梯度下降法和拉格朗日乘子法等内容至关重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则是分析随机现象、处理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概率论部分,要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部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是核心内容。尤其是理解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如何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做出决策,这是学习的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主张“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数学强调逻辑推理,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深理解,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则更注重应用,需结合实际案例去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关键,制作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上的课程,以及一些专业论坛和讨论组,寻找难题解答和前沿知识。我还建议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