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考后反省与建议:1.客观题考量基础知识的理解,今年我做的时候感觉很生疏,风格不熟悉,主要应该还是没有掌握好,没有理解透彻。有时听老师讲课,他的一句话可以点出这个题目的题眼,让你更能够熟练地在紧张的环境下做出判断,但这可能是我们快速看教材厚书时候没有感应到的点。2.不同老师风格不一样,他们可能相轻,但你一定要有理性的判断,最好坚持跟着一位,免得怀疑人生和前面走过的路。老师们都知道今年出题涉及的方向,但具体什么样的题,什么样的答案才更接近标准答案,每年真正所谓压中题的老师或许不同。政治既不能太过于重视,又不能太过于不重视。要把大纲细细的过一遍,我问过很多同学,真正高分的同学都是研究过大纲解析那本厚书的。8、9月份要做一千题,错的地方看答案,并且在大纲上找到原文进行分析,是否存在有知识点的疏漏。正本做完之后,最好再买一本重新做一遍一千题,再重新查漏补缺。8套卷出来做8套卷,像是1000题一样不断的返回大纲。之后死套卷、风中劲草等等押题的都要买,并且一定要把大题背熟,政治上常常能压到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投入精力相对较少的科目,这并非出于我精通英语,实际上我的英文水平只能算是普通。我认为英语的进步关键在于日常的积淀,短期提升的效果不太明显,因此回报率相对较低。并非说英语基础薄弱就意味着考研英语成绩不佳,只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磨砺。在九月之前,我仅完成了张剑150篇的一小部分,还尝试背诵了绿皮书,但发现效率低下,遗忘了很多内容,而且许多背过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并未出现,所以我便停止了这种做法。从九月到考试前一天,我只专心地做了一遍历年真题。起初,我在做题时错误颇多,但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发现每套题的风格都有相似之处,掌握了其规律后,情况便有所改善,后期阅读部分大致会出错四题左右。多做真题确实很有帮助,但我只做了一遍是因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过大,几乎用了一天一半的时间来钻研专业课,无暇兼顾英语。所以,对于英语学习,初期应尽可能多地分配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朱伟的恋练有词,以缓解背单词的单调感。到了后期准备作文时,可以储备一两个通用的例子,以适应不同品质的要求。记住单词不必花费过多时间,感觉这样效率不高,建议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浏览一下,特别是那些常出现在真题中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对汉语语法、词汇、语音以及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建议大家多读古文,凭经典诗词来理解和感受汉语的魅力,也要注重现代汉语的学习,熟悉日常语言的使用。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做题检验自有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对词汇和语法,我推荐使用归纳法,将相似的词汇或语法规则放在一起对比记忆,这样效果更好。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更偏向于教学理论和实践。需了解并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个科目需阅读大量的教材和研究论文,理解并吸收其中的教学理念。我建议大家尝试模拟教学,比如给朋友或者家人讲解汉语知识,这样不仅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提升教学技能。关注全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问题,如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适应等,也是这门课程的重要部分。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至关重要。每天分配一定时间给每门科目,保证均衡复习。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利用好网络资源,如学术论坛、在线课程等,帮助拓宽视野,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