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声学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最初我对政治感到十分畏惧,尽管这门科目需要个人的努力记忆,但我发现辅导班老师的解题策略至关重要。他们会指导如何避开题目的陷阱,并教你面对难题时该如何应对。在考试中,我应用了老师的方法,收获了良好的成效。从7月份起我跟随辅导班的进度,但实际上9月份我才开始真正投入学习。我没有购买大纲解析,因其内容深奥且对我来说难以理解,我认为对于像我这样的政治新手,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关键。于是,我选择了《肖秀荣精讲精练》这本书,虽然它非常厚实,但通读一遍后,我对知识点有了清晰的理解。为了提高选择题的解答能力,我还做了《肖秀荣1000题》。当然,后期肖四和肖八的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肖四,几乎人人都会背诵。今年虽有人认为肖四被反押题了,但我坚信背诵肖四仍然有效,我仅专注于背诵肖四。此外,我还利用辅导班提供的参考资料和试卷进行辅助学习。总的来说,反复阅读是王道,做得越多,对题目的感觉就越敏锐。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主要复习的就是数学,全书过了近7遍,660做了两遍,全真模拟400题两遍,真题两遍,张宇最后四套题一遍,最后二十天就看基础的内容去了,但今年数学确实难了不少,大家把模拟题一定要重视,不能抱着16年难17年简单这样的想法复习数学,要知道考研数学考的好基本总分也就不会低了,所以要做的就是刷题,找不足总结,再刷题。其实全书看到三四遍的时候基本真题就没问题了,但是要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度是靠练出来的,一定要多动手,不会的多和同学讨论,一定要重视数学啊。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分数并不出色。从三月起我就设定了目标,实际上直到五月份,我仍在专心致志地背单词,每天大约160个,早晨提前一小时起床,晚上再进行复习。同时,我也通过张剑的黄皮书进行阅读练习,尽管错误率颇高,但我仍坚持每天一篇,以保持语言的感觉。记住,学习英语需要毅力,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五月中旬,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主要专注于阅读理解部分,首先完成了1997年至2004年的题目,这样到了七月份,第一轮的英语复习大致告一段落。由于基础较薄弱,学习过程中倍感艰难。暑假过后,虽然我继续背单词,但所花时间明显减少,而且记单词变得较为容易。随着阅读积累的词汇增加,我对考研文章的理解也逐渐明朗。在此,我建议大家在做真题时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生词和精彩句子。这不仅有助于掌握那超过5000个常考词汇,还能为翻译和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此时,你可以开始做2005年至2013年的真题,如果你有额外的精力,可以加大训练量。我坚持每天一篇阅读,并自行分析和翻译。务必亲自动手做真题,不可偷懒,而且真题需要反复练习,即使你知道答案,实际操作时的感受会大不相同。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这些都是我根据自身情况不得不采取的方法,因为我的英语水平实在有限。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人,你可以直接略过这段,但对于基础较弱的人来说,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信号与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如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等,都是后续分析的基础。你需理解它们的定义,能准确地区分并应用。例如,理解线性系统的性质,如叠加性和移位不变性,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熟练运用傅立叶变换。无论是连续时间还是离散时间信号,傅立叶变换都是解析信号频谱,理解信号本质的重要工具。我建议多做练习,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这样灵活运用。
再者,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这两种变换在分析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LTI系统)时极为重要,能够将时域问题转化为更易于求解的复频域问题。对初学者,这部分可能会有些抽象,但凭不断的练习和理解,你会逐渐熟悉它们的用途和操作。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不容忽视。要理解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能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并学会计算稳态响应。这部分需一定的数学功底,但只要耐心细致,定能攻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学习的,应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和实验。使用MATLAB或其他软件进行仿真,直观地看到系统行为,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