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声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声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声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题我背了肖四和小黄书。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认为大题的背诵可以选择两个老师的冲刺资料,因为虽然大体中的重点非常明确,但是不同老师给出的答案可能有所差别。比如今年肖秀荣老师的某题答案就成了政治大题的材料,而背两个老师的资料可以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但是大题分差不太大,大家没必要把重点放在大题提分上,基本大家政治分差不大,大题分差更是很小很小。 接下来,自习室里还有我的研友开始都开始背《风中劲草》了,江湖传言这是一本编写的非常好的材料,知识体系划分的非常明显。但是可能我不太习惯该书的编写方式,并且因为当时的时间实在太紧张,所以三大本材料我浅尝辄止了,当然,我还觉得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第二轮我主要依靠的材料是肖秀荣考点预测和肖秀荣八套卷,并且顺手还把去年的四套预测卷拿来做了。感觉还不错,反正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很迷信肖秀荣系列,可能是用着顺手的原因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9月份主要是对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三门课查缺补漏,哪部分学的不好就重点补习那哪部分,认真做笔记、背笔记;10月份,刷李永乐主编的《历年真题解析》,这本书前部分是近几年的真题,后部分是每个章节的真题,建议先做后半部分,把每章考察的真题及其解题方法掌握好之后再计点计时的做套题。其实一开始我也趾高气昂的只刷真题,但是做了三套题就蔫了,解题方法不熟练,时间安排不好......所以先把后半部分做完,既能建立自信也能掌握方法发现规律。11月份仍旧是刷历年真题,把每年的真题做好就很厉害了,别妄想把市面上所有的真题模拟题都做完,既没时间也伤害自己玻璃般的自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对英语复习感到困惑,尽管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却往往觉得短期内进步微乎其微,考试后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复习过。这实际上是个方法选择的问题。掌握英语确实需要长期的沉淀,不过,针对考研英语的复习,我们更需寻觅一种高效且科学的方式。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那就是考研英语复习中,真题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运用真题,其中大有学问。
有些同学倾向于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完成多年的真题集,匆忙做完若干篇阅读理解或整套试卷,草草地核对答案,稍作思考便转向其他内容。一旦真题做完,他们又转战模拟题。然而,我认为这种做法并未充分利用真题的价值。模拟题与真题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再优秀的模拟题也无法复制真题的独特性,毕竟真题是由命题专家历经数月精心研制而成的,其难度分布、选项设计以及逻辑关联都是模拟题无法模仿的。我在复习时通常专注于一篇真题阅读理解,以实际考试速度全心投入,完成后仔细分析文章、题目和选项,这一过程大概耗时一个小时。通过这样的逐步学习,我能更好地理解真题的出题逻辑,做题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至于单词记忆,我不建议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因为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我的策略是通过做模拟题来积累词汇。对于作文部分,我连续两年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也没有发现特别有效的提升方法。个人认为,作文水平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日常的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声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声波的基本性质、声传播理论、声源与声场、室内声学、噪声控制等方面。其中,对声波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至关重要,包括声速、频率、波长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频谱分析、驻波和干涉现象等。这些都是基础知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声传播理论部分,要掌握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如声阻抗的概念,以及声波在空气、水或固体中传播的区别。了解声线的概念,理解和应用惠更斯-菲涅尔原理,这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对声源与声场的研究,理解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声场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知识不仅理论性强,还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噪声控制是实际应用中的重要环节,理解吸声材料、隔声结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噪声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都是需重点复习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以教材为基础,配合参考书目进行深化学习。理论部分凭做习题来加深理解,尤其是那些涉及计算和图像分析的问题。实践部分尝试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也不能忽视。凭做题,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找出自有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