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动力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备考量其实还是很大的,很多人都说9月之后再准备来得及,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吧,如果你本科的时候马原、毛中特这些课程学习的不错(重要的是理解)并且不是很抵触这门课,或许可以把政治的备考放在新一年大纲解析出来(9月中旬左右)之后,如果您政治毫无基础,个人建议在9月前至少把马原部分弄透,原因是这门课比较晦涩难懂,重在理解,且每年大纲变化不大,提早准备会为后续的备考提供更多的灵活空间,毕竟政治理论这门课还有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那么多部分呢。有些内容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不太好用形象的方式表达,这块大家一定别糊弄过去,以自己内心真的弄懂为宜,马原部分的考题基本都是理解,别指望遇见原题。毛中特的学习和时政关系比较大,每年也会因为国家政策有相当部分的调整,建议放在9月之后准备。史纲的学习老师的特点就是比较搞笑,能把史实的东西当故事讲出来,这门课重点是时间轴要清晰,因为最后出题通常会联系到多个时期,像一些重要会议,重要著作,以及不同时期的土改政策等这些要重点记忆,越是觉得很绕很难的地方越应该下工夫,因为往往这些就是考点,到最后就是分数上的差别。思修部分我没有花过多的精力,因为这部分比较容易理解,分值比例也偏少。最后插一句,如果你有条件可以去上一些课程,会多少给你一定的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有很多基础性的内容,这些基础性的东西需要在第一阶段充分把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考研数学的各个考点、知识点系统性的过一遍。如果基础不好的可以看下同济的课本。我个人基础比较好,没有看,觉得有点浪费时间。先学了一些简单的题目的解题思路,然后就开始看复习全书了。在六月前我差不多把全书过了两遍,660上做了一些题目。个人感觉660题目不是很好,和考研数学不是一个套路,没时间可以不做。复习全书里的定义定理推论例题习题一定要全都认认真真的做,不要眼高手低,数学光看书是没有用的,每天都要抽点时间来做题,然后整理一本错题本,一本笔记本,做完题目要多总结。整个考研数学二本书大概就100多个题型,只要掌握了题型以及每个题型的方法,怎么难的题目都会慢慢变简单的。PS:看到小题分了,改分的确全国最严,所以大家做题既要保证正确,还要保证细节不丢分。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方面我四月份开始看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看一个单元然后刷一个单元的单词,并学习何凯文的长难句。每天早晨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背单词,然后开始做阅读理解,很多同学先做模拟题,准备把真题留到最后,我认为这是不太正确的。模拟题的出题思路与真题有很大的区别,而且部分模拟题的词汇有一些超纲,真题应该是一直贯穿于考研英语复习的全过程并且出于重点地位。我五月份开始做真题,前后一共做了三遍左右,用了两套真题的参考资料。前期做考研真相阅读理解部分,每天一篇阅读理解,从1997年做到了2005年,先计时做题然后手写翻译。我认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手写翻译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翻译完成后我会对照答案。句句比较。而且每个选项都自己要认真分析,判断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并认真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热工基础涉及的能量转换和流动的基本原理,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是整个学科的基础。这些概念看似抽象,但凭实例分析,比如蒸汽发电过程,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熟悉并掌握热力学状态参数和过程线图。例如,p-v图和T-s图,它们帮助直观地描绘出热力系统的变化,对分析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循环等非常有用。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练习绘制和解读这些图表,能提升对理论的理解。
再者,热力学循环,如卡诺循环、奥托循环、柴油循环等,是热工基础的重要部分。理解各种循环的工作原理,计算效率,以及如何优化,能帮助深入理解能量转化的高效性和限制。
传热学也是热工基础的一部分,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这部分需理解并掌握各类传热方程,如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等,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凭参观电厂或其他相关设施,了解实际的热能转换过程。做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讨论和教授的指导也很重要,他们从不同角度提供思考,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