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来说,对4本书的内容,理解我觉得是必要的,特别是马原里面的概念和定义,有了概念和理论知识,再服务于实践,用真题检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毛中特和近代史刚要,我的方式是重复看,每天学其他科目累了,可通过看政治来休息。应对多选。大题不要急,所有人都是到最后背,但是如果前期你政治看了很多遍,那后面背的很快。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我已将李永乐的全套复习书籍研读得相当透彻,大概重复翻阅了两三轮,以至于现在只需扫一眼书中的任何题目,我都能迅速回忆起解题方法。接着,我开始挑战张宇的1000题集。对于数学来说,大量做题是关键,做得越多越好。个人认为张宇的题集比660题更具价值,所以我集中精力攻克1000题。在这个阶段,我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每一道题目,并仔细整理了错误习题,随后又专心致志地重做了这些错题。有些题目确实颇具挑战性。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数学考试的难度呈上升趋势,因此适当接触一些难题是有益的,这样在实际考试中面对困难时能保持冷静。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朋友来说,别畏惧考研英语,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困难。毫无疑问,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其重要性无需过多赘述……我个人采用的是那本绿色封面的无序版单词书(又大又厚),书中穿插了例句和复杂句子,这样在记忆单词时能增添趣味,避免单调。同时,我还配合使用了一本红色的小册子,它是按词频排列的,分成了高频、中频和低频词汇。
我在暑假前两个月开始背单词,每天大概花费一个小时。暑假期间,则增加到每天两个小时专心于单词。主要依赖那本绿色大书,每天至少投入两小时,完成一到两个单元的单词,连同其中的复杂句子和例句也一并掌握。背单词需要反复,忘掉再背,起初可能会有些艰难,但随着不断积累,会越来越轻松,毕竟单词数量有限,关键是要持之以恒。直到考试前一天,单词的记忆都不能停歇。
暑假结束后,我开始接触阅读理解,直至拿到历年真题。最初阶段,每天只做一篇或两篇,不过要求是深度阅读。遇到任何不认识的单词,我都查阅并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时,确保每天仍有半小时用于单词复习。此时做阅读,不必过于在意正确率,因为模拟题与真题的命题思路有所不同。重要的是读懂文章,熟悉英文中的复杂句子和语法规则,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单词记忆。
到了十一月初,我开始着手研究真题,如果可以,提前开始更好。英语真题极其宝贵,需要大量时间去深入剖析,特别是阅读部分,要摸清其出题规律,里面有许多巧妙之处。有时文章理解透彻,却选不出答案,原因就在于未把握研究生考试的解题思维,所以多做多读是王道。真题至少要做两遍,阅读部分更是做得越多越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涵盖了几大重要板块:水循环理论、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和水资源评价等。理解水循环的过程至关重要,这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径流和再蒸发等环节,它是连接大气、土壤、生物和岩石圈的重要纽带。在此基础上,需深入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特别是了解含水层的特性,如渗透性、储水量和补给区等。
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要熟悉地下水的pH值、矿化度、溶解氧含量等参数,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机理和防治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在实践层面,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如钻探、物探、取样和测试方法需熟练应用。水资源评价是对一个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和质量的评估,包括定量估算、风险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估等步骤,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统计和模型计算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理论与实践。理论部分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并基本概念和原理。实践部分则参与实验和实地考察,凭亲手操作加深理解,比如模拟地下水流动实验或参观水文地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尝试解析案例研究,或者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
讨论和合作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学术研讨会,听取他人的观点,拓宽自有的思路。持续的学习和反思使在水文地质学的道路上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