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完全足够,因为每年的政治大纲都有些微调,所以即使是初次考研的同学,9月启动复习也是适宜的。我的政治基础并不牢固,所以在大纲公布后,我仔细研读了一遍,并按照马原-思修-史纲-毛概的顺序,每读一章就做对应的1000题。我在单独的笔记本上记录答案,避免直接在书上标记,确保每个题目对应的知识点能在书中找到。我会使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在书上标注错误题目的知识点,这个过程相当耗时,直到10月底我才完成1000题的第一轮。接着,我开始了第二轮,这次依然不在大纲上复习,继续在笔记本上答题,并用红圆珠笔在大纲中标注第二次犯错的题目。我发现有些题目会反复出错,但这很自然,但相较于第一次,正确率明显提高。当我在11月中旬完成第二轮时,我决定在11月前完成第三轮。第三次,我直接在书上做题,省去了抄题号的步骤,感觉十分高效。第三轮的准确度显著提升,因为我对第二轮的记忆还很清晰。我还是用新颜色的笔在大纲上标出第三轮的错误,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根据自身弱点定制的大纲作为最后冲刺阶段的参考资料,至此,1000题的任务告一段落。
进入12月,我开始做肖八和肖四,这是检验实际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两份模拟卷的题型与考研一致,难度相近,有助于调整状态。如果时间紧张,肖八的大题可以选择略过,但最好浏览一下,因为在当年的考试中,马原大题恰好来自肖八的某一套,几乎原封不动。强烈推荐完整地完成肖四的大题并熟记答案,尽管每年的命中率有所变化,但通常至少有一题能中。那年我居然中了三题!考前的准备除了背诵肖四大题,还要多回顾大纲,重点关注那些满载笔记的重点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最好先从高频的开始背,高频的背好了之后,最好再扫扫真题,真题中的生词绝对要全部都搞定!因为本人的英语成绩不太差,所以学英语在某方面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所以我建议将背单词成为你的习惯!这并不难,难的是要克服你的惰性。复习的时候我有一份考研翻译的单词表,这里面的单词与考研高频词汇有些不同,因为现在的翻译题出的很阴,很多是熟词僻意,这份单词表会有很大的用处,一定要搞定不能有生词。另外,除了小作文有固定的格式还有大作文的开头结尾的客套话,我不建议大家使用什么模板,毕竟模板是千篇一律,阅卷老师也能看出来是模板。不要总是想着在最后突击背下模板就万事大吉。很多东西在平时不积累,考试时是没办法顺畅的拿出来的。但是可以自己对大小作文的套路进行整理,哪些句子比较常用,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框架思路,这样既不千篇一律,自己也能烂熟于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经典的心理学流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精神分析等,以及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这些理论构成了心理学的骨架,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我会建议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阅读教科书或相关文献,深入理解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并尝试用它们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心理学的重要工具。你需熟悉基本的实验设计类型,如单因素实验、双因素实验,以及相关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ANOVA、回归分析等。理解这些工具如何帮助验证假设,是提高研究能力的关键。我会推荐使用SPSS等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再者,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内容也不可忽视。这部分涉及到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评估和干预,需理解和记忆大量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我会建议结合案例进行学习,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持续关注心理学的新进展也是必要的。定期阅读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动态,提升学科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有效的笔记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将每堂课的重点整理成笔记,定期回顾,以加深记忆。我会尽量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凭讨论和反思来深化理解。模拟试题的练习也必不可少,它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发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