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份开始准备政治,高中理科生出身,备考期间曾处于被政治支配的恐惧之中。7月中旬-8月底,每天抽出1-2小时看一章肖秀荣精讲精练,刷一章1000题(也是肖)。到九月份时发现周围有人才开始准备政治,所以就开始二刷精讲精练和一千题,结果等到十月份还没刷完第二遍的我开始有点慌了(也是因为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少了,效率也不高)。然后开始精简的刷,十月下旬开始有意识的梳理马原毛概近现代史的框架(只是在大脑中有个印象思路的那种),接着做了肖的《讲真题》。十一月份买了一本风中劲草,个人觉得效果一般。然后等到十一月中下旬各路模拟卷应该开始出来了,肖八肖四是必备,其他尽量多做一做,用做题带课本薄弱知识点,网上好评较多的有肖八肖四、蒋五、米六米三…等到进入十二月,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要增加了,我基本上是每天三四个小时学政治,这时候就开始狂背了。我背的是肖四,徐涛小黄书,以及十九大相关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基础还算不错,建议初期多花时间在数学上,后期相对可以缩减时间。我的数学复习从7月份起每天4-5个小时左右,。一直到到十月初过了全书和36讲一遍,第一遍做全书很生涩,但不要紧,大家都这样,后来慢慢就好了。10月做了660,1000题挑着做了一半,其实1000题很多思路较偏,不是特别推荐,学有余力可以尝试。11月做了数学的30年真题,平均一套用时2h-2.5h,每天1-2套。很推荐真题,真题才是王道。12月做了30年真题第二遍和几套模拟卷,每天上午2套,控制在一套1h左右,但我大题没写过程,就最后用两年真题练了过程。其实我并不推荐模拟题,很难完全找到真题的感觉,我只最后做完所有想做的真题后才选了几套模拟题练手。也可以给最后一周留几套真题以保持手感。数学的复习不能,最好每天都做。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用书:丁晓钟考研英语真题详解(分为上下两册,有近20年真题),英语真题复习全书,张剑的考研英语真题详解(黄皮书),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词汇(绿色乱序版的),考研英语完型填空与填空式阅读。考研英语阅读和作文两块分值最大,重视阅读很多人都会说,大家可以学习其它经验贴阅读得分高的学长学姐的经验。本人只做了20年的真题,做了很多遍,可是阅读还是不太好,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据阅读较好的同学分享经验说想要阅读真正提高,必须对阅读篇章进行全文翻译,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搞清楚每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可惜我只翻译了近3年真题,所以体会不是很深。但我认为阅读是在精,不在多,如果一味给自己定目标,每天必须做多少篇阅读,保证多少正确率,可能效果并不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涉及到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结构的理解和应用。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动手实践,凭编写代码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操作,这我对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我也强调对算法的学习,如排序和搜索算法,这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
计算机网络则需理解TCP/IP五层模型,熟悉HTTP、FTP等协议,以及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我会凭阅读RFC文档来深入了解协议细节,并使用Wireshark等工具进行网络封包分析,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操作系统部分,我主要关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理解操作系统如何调度进程,如何分配内存,以及如何管理文件,对提升编程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会凭模拟实验和阅读源码来加深理解。
至于数据库,SQL语言的熟练运用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如ER模型、范式理论,以及索引、事务等高级概念。我经常进行数据库设计练习,以提高设计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系统的能力。
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法,但我认为,无论哪个科目,理解和实践都是并行不悖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凭实际操作,真正内化为自有的技能。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盲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凭讨论和互相解答疑惑,能更快地进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研友,共享资源,共同探讨,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