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企业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买的资料有:肖秀荣系列全套,包括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真题、核心考点、时政、4套卷、8套卷等;风中劲草等。我有个毛病,喜欢狂买书,买了又不用,造成了浪费。实际上用到了只有精讲精练、1000题、核心考点、4套卷、8套卷、蒋中挺5套卷,其余的基本没碰过。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买太多书,买最需要的就可以。因为我是高中文科生,自认为政治基础还行,尤其哲学部分,记忆占少数,理解为多,所以我第二遍花了一个星期把哲学之外的几部分错题看了下,对知识点大概有了个了解。后来4套卷出来,就快速的把4套卷做完了,开始看错题,每天早上花一点时间早读4套卷后面的习题详解部分。同样,8套卷也是这样的方法。这个过程中以肖秀荣的核心考点为参考,遇到不懂的不理解知识点,就会回归到知识点本身,理解一下,或者找特殊方法,自己再加强记忆一遍。肖秀荣核心考点和风中劲草功能差不多,都是知识点简化,11月份大概早读读了一遍。整个12月份开始背诵4套卷大题部分,当时真的快吐血。12月份,整个图书馆到处都是考研背政治专业课的人,我就一个人跑到图书馆5楼角落背政治,有时背不下来,气的把书扔掉或者把卷子使劲蹂躏,然后捡起来继续背,后期效率较低,考前4天,才把4套卷背完,一直到考场,第二遍只背到了第二套卷。到了考场,心态非常好,对自己的要求是写满就好。选择题凭着感觉做。我每一道题,都有分小点,一整套卷子做下来,觉得非常顺手,再加上考研公共课纸张挺好,我字也写的挺好挺满意,做完之后,个人非常喜欢我的政治答题卷,简直不想交上去,想直接占为己有了。
考研数学方面:
12月份,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我做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粗心错一些题目,结果考研的时候也栽了个跟头…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细心的能力。另外,我还做了合工大超越五套卷,题目质量很好很好,也推荐给大家。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是巩固知识,做多少题目并不重要,放平心态,查漏补缺。因为做题是检测你对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你是否达到了能灵活运用的程度。而在考场上有限紧张的时间里,你必须对相关理论知识点及其应用非常熟悉你才能快速应答,否则想一个知识点都要花上10分钟,那面对着这么多题每一道题还是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你肯定答不完了,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复习完理论知识后一定要不断做题,反复总结题点,整理归纳,才能提高做题的质量和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坚持浏览词汇,让它们在眼前频繁出现,时间一久,记忆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我偏爱那种无序精选的单词列表,它精简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的词汇书籍通常来自于购买真题套组的赠品,一本包含了考研必备的2000个词汇,另一本则是汇集了历年试题中出现的陌生词汇(按高频、低频和未出现频率分类)。我习惯每天投入一至两小时来背诵,并尝试联想拓展,例如,我会将学过的同义词和相似拼写的词整理在一起,这样一来,每次遇到某个词时,也能同时回顾其他相关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和掌握供求理论至关重要。这是经济学的基础,它解释了市场价格如何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深入理解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帮助理解消费者行为,并预测他们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厂商的生产决策,如成本结构、利润最大化条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特别要关注GDP的计算方式,了解其构成和影响因素。IS-LM模型、AD-AS模型则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需熟练运用。对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周期的理解也不可忽视。
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应用能力更为重要。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比如分析公司战略、国家经济政策等。数学和统计学的应用也十分关键,特别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它们在处理优化问题和构建经济模型时极其有用。
在复习策略上,我主张“精读教材+深度练习”。仔细阅读教科书,理解每个概念和定理的含义及推导过程,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巩固知识,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我还推荐使用Econometrics by Wooldridge,它的实例丰富,适合提高实证分析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同样重要。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回顾前一天的内容,每周进行一次模拟测试。这样既能保持知识的新鲜度,也能及时发现并弥补自有的弱点。
参加学术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高理解的好方法。凭与同学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甚至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