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自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了《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作者便开始了复习。尽管这本书内容量适中,但其内容略显枯燥,类似的叙述方式易使读者混淆。然而,完成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后,接下来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部分就会显得较为直观,至于近现代史和思想政治理论则相对较易理解。作者搭配使用《肖秀荣1000题》阅读,每章节结束即做相关选择题,这样的方法让他受益匪浅,因为题目有助于他识别学习要点(即便所有内容似乎都很重要)和区分各个知识点,从而避免混淆。鉴于他在后期几乎没有大量背诵,他对这轮深入阅读格外重视,尤其是考虑到他的阅读速度较慢却能记住不少内容,他自豪地称之为“理解式记忆”,并极力推广这个方法。有专家建议再次精读《大纲解析》,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另外,他还抄录了《肖1000》的所有解答和答案,尽管并未留下深刻印象,但他相信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或许也有其价值。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真题至关重要!我个人推崇的是张宇的真题集。我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或许对你也有启发:首先,我会专心致志地完成2004年前的所有真题,并在完成后核对答案。不过,我只是校对结果是否与答案相符,绝不去看解答过程,而是留待次日重做前一天的错题。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题目。我认为,理解和反思极其关键!做完2004年的试题后,我会进行一次统计,梳理出所有犯错的题目(前提是要控制错误数量)。接着,我会深入剖析错误原因,若是计算失误就得强化运算训练;若是因为公式混淆,则需要重温教材,熟记公式。通过这样的归纳,你能清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我发现这种方法的效果显著,虽然耗时较长,但自2005年起,我在模拟测试中的分数通常都能保持在140分以上,甚至有些年份取得了满分。严格批阅试卷也很重要,对于大题,只要有误,我就全部扣除分数。最后,再做几套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就可以信心满满地参加考试了。张宇的试卷难度不小,我通常能拿到120分以上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底子还算扎实,我一直遵循个人的答题策略,各种方法中,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佳的。英语阅读无疑是关键,掌握了阅读就掌握了全局。扩展词汇量是必要的,同时学习语法也至关重要,若无法解析句子,理解全文更是无从谈起。英语作文应该尽早准备,别全指望在最后冲刺阶段完成,那时压力会很大。提早多投入些精力,到冲刺阶段就能减轻不少负担。模板对于英语作文非常关键,它像是作文的框架。应多参考优秀范文,挑选出既出色又符合自己风格的结构和语句,逐渐构建起自己独特的模板。句子结构要多样,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字数内充分展示你的写作才华,避免使用过于常见的句子,这样可以给评卷老师留下新颖的印象,对提高分数有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边际分析、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核算等。这些是经济学的基石,需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我建议大家凭阅读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或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来系统学习,配以大量的例题解析,以便于深化理解。
掌握经济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AD-AS模型、IS-LM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工具。我建议大家不仅要熟记模型的公式和推导过程,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含义,这样在解答论述题时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
再者,现代经济学强调实证研究,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也必不可少。如何进行回归分析,理解并解释系数的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问题,都是需熟练掌握的技能。这部分凭R或者Stata等软件进行实践操作,理论结合实践,效果更佳。
关注经济热点问题也是提高分数的一个关键点。比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等问题,经常出现在试题中。我习惯订阅《经济学家》、《金融时报》等财经媒体,了解最新的经济动态,并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分析这些问题。
做真题和模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训练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能力,也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