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控制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九月份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数学方面:
《全面复习手册》需要动脑思考,动手计算,在解答问题之前先判断其考察的知识点。高等数学的历年初试真题都可以在线搜寻并打印,通过不断的模拟练习来熟悉。尽管许多学生觉得这些题目容易,但依然不可掉以轻心,毕竟能够获得140分以上的考生并不多,这足以证明其难度不容小觑。透彻理解每一个问题的解题策略,当你完成所有练习后,就会察觉到每年试题的模式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愿意花心思整理,将每套试题中相似或相关的题目归纳在一起,会使你的思维更加条理化。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是关键部分,总分高达40分。我利用碎片时间来记忆词汇,以便腾出更多时间专注于1997年至2007年的实际阅读试题。在提高阅读技能的过程中,也同步巩固了词汇记忆。这段时间我使用的是《考研真相》这本书,它详细透彻,逐字逐句翻译,并对复杂句子进行了深入解释,只是有些阅读题目的解答略显不足,我总共研读了三遍。对于2007年至2017年的题目,我选择了张剑的黄皮书,虽然不如前者详尽,但其解析精辟且有策略性。由于之前十年的题目我已经做了三次,2007年至2015年的题目我则做了两次。由于时间有限,我把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上,所以最后两年的试题未能完成。这不是一个理想的做法,最好能留作考前模拟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深入探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和优化的学科,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动态行为至关重要。这包括了解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理解零极点分布如何影响系统响应,以及如何凭拉普拉斯变换进行频域分析。这部分的内容需大量的计算练习,只有凭反复的实践,真正熟悉并掌握。
稳定性的概念是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需熟练运用的工具。对更复杂的系统,还需理解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等高级稳定性分析方法。这些都需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应用,以深化理解。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理论的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控制算法,需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调整参数以适应不同的控制需求。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也需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以教材为主,辅以高质量的习题集和历年真题进行训练。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案例去理解,比如研究一些经典的控制系统,如自动驾驶汽车或飞机导航系统。编程模拟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手段,MATLAB的Simulink帮助直观地看到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
团队讨论和答疑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向导师教困惑,都帮助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自动控制理论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需耐心和毅力,但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