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化工机电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北京化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购买了大纲解析作为政治复习的起点,每天同步完成1000题的相关章节练习,整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来完成首次复习。初次复习的重点在于领会概念,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需要构建清晰的框架,此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时间线索也需理顺。进入第二次复习阶段,大纲解析的主要作用变成了巩固记忆,同时配合背诵风中劲草,并再次刷1000题对应的题目,这个过程大致占据了半个月的时间。二轮复习完毕后,大量背诵工作接踵而至,包括风中劲草、八套卷以及各类预测卷,其中肖秀荣的押题卷尤其值得关注,毕竟他今年精准预测了四道大题。在此期间,可以抽空学习徐涛的选择题策略和任燕翔的主观题技巧。政治学科讲究的是熟练度和记忆力,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回顾,特别是选择题部分,错误率应尽可能降低。早晨醒来时,我会翻阅所做的笔记。到了九月底,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和1000题的跟进,解题速度提升,焦虑感也随之减少。起初不必过于着急,因为大部分人都在同一时期起步,关键是要每天都专心致志地学习。
考研数学方面:
在暑期期间,我购买并完成了宇哥的1000道习题,这些题目颇具挑战性,完成后明显感觉自己的解题策略和技巧有所进步。对于数学学习,我极力推崇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如果能熟练掌握其中内容,考试时间会绰绰有余,我自己就提前完成了试卷,并仔细检查了两遍才上交。确保数学基础牢固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英语不太好,六级裸考三次,好多考研单词到现在都只是很眼熟但记不住意思……如果你情况跟我差不多可以看看这块,如果你英语很不错,直接去看英语版的各种高分经验可能更有帮助。我在7月之前的英语复习就只是背单词,在网上找了个什么记忆曲线背单词的方法,然后编了个单词计划表,买了个按词频排列的单词书,就开始背了……大家有有大家的方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学我。从7月开始我开始做真题阅读,从10年到11年的,留了两套起来考前检测用,其他的一天一套,第一遍十天做完,基本清楚了自己低水平,然后做第二遍,做得很细,两个工作,一是把每一篇所有的语法不管简单的难的全都理清楚,因为我水平低,所以要做这个。二是像我们读汉语文章那样把文章结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什么的分析清楚,我觉得通过第一个工作消除语言障碍之后这个工作对我而言很简单,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英语阅读……然后再对照张剑那个黄皮书看看自己的想法对不对什么的,就算过了一篇了。这样大概用了一个月,把英语阅读过了第二遍。后来也一直过真题,其他部分大概同此,过了四五遍以后就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些调整,因为总是要以专业课为重嘛。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如何变形和破坏的学科,它涵盖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个主要方面。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基础。对强度理论,要掌握四种常见的失效模式:剪切、拉伸、压缩和扭转,并能计算相应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刚度则涉及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要熟练运用胡克定律解决相关问题。稳定性问题如欧拉公式、临界载荷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掌握截面法、叠加原理、虚功原理等基本分析方法至关重要。例如,截面法用于解决复杂受力下的杆件问题,叠加原理帮助简化多载荷系统,虚功原理则是能量法的基础,对解决静态平衡问题非常有用。
再者,了解并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质也很重要,如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它们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线性弹性和非线性弹性材料的行为,以及塑性材料的屈服条件和硬化模型,这对理解和应用材料力学理论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做题和实践是提升理解的关键。凭大量习题,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设计实验或模拟实际工程问题,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理解。
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非常重要。我会把每个章节的重要概念、公式和例题整理成笔记,定期回顾,这样不仅帮助记忆,还能发现自有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