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金融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购买大纲后,我在九月初便开始了阅读。起初,只是单纯看书,发现记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转为边读边做笔记,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看完一部分内容,我会做一份概括,这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接着,每学完一章,我会配合着做相应的1000题练习。一开始,我对马原感到相当困扰,内容繁多且难以理解。不过,当我尝试将知识点整理到纸上时,理解就变得清晰多了。通常,我会在八开纸上绘制出章节框架并摘录关键信息,虽然看似耗时,但我坚持每天晚上八点至十一点专心于政治学习。对于马原和毛概这样的难点,我允许自己一天吸收一章,而近代史和思修则相对简单,有时一天能完成三到四章。到了十一月,市面上会出现一些冲刺阶段的重点考点背诵手册,无论是购买还是下载电子版,我认为这些都很有用。由于只包含精华部分,背诵起来更为轻松,同时,它们也能帮助我回顾红宝书的内容。如果有些地方记不清楚,我可以随时翻阅红宝书来巩固。
考研数学方面:
大学一年级学的高等数学几乎已从记忆中消失,于是我又购入了同济和浙江大学的数学教科书,打算从头开始温习。每读完一个章节,我会立即完成对应的练习题。由于大三时专业课程繁重,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实在有限,因此我未能独立完成课后题目,大部分时间是参考答案来做的,这无疑影响了我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接着,我开始挑战复习全书,却深感挫败,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完整解答任何一道题。于是,我决定再次从头学习,尽管进度可能较快速浏览书籍稍慢,但提升显著,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此我想强调,复习次数多并不等同于掌握得好。关键在于能否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虽然我没有反复阅读多次,但我确保每次阅读的质量都极高。我还使用了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作为辅助,并购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进行二次练习,期间也尝试了一些模拟试题,如合工大五套卷等。建议大家在研读全书和辅导讲义时做好笔记总结,这样在后期做真题时能方便查阅。
考研英语方面:
尽管英语学习的资源丰富多样,但关键知识点始终如一。我采取了一种简便快捷的策略(毕竟时间紧迫嘛),那就是钻研历年真题。首要任务无疑是积累词汇,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最好在10月前就能熟练掌握所有必备词汇,以免成为备考的短板。真题堪称最为核心的参考资料,主要的学习模式就是反复做题加翻译。完成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后,建议每日手动翻译一篇文章并理解其含义,这将极大地提升你对考研英语命题规律的认识。这样的努力在面试阶段也会显现成效。对于应试作文来说,王江涛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你需深入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效率、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等基本概念。这些基础知识不仅会选题中频繁出现,也会在解答论述题时作为分析工具。我建议大家多读教材,反复推敲每个原理的含义和应用。
强化计算能力。经济学中的许多模型都需进行定量分析,如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IS-LM模型等。熟练掌握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在面对复杂的计算题时游刃有余。我习惯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也建议使用图表法和案例分析法辅助理解。
再者,关注时事经济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的试题往往与当前经济热点紧密相关,比如金融市场波动、国际贸易问题、货币政策调整等。平时要养成阅读财经新闻的习惯,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经济逻辑,这将有助于你在论述题中展现出深度和广度。
定期复习和模拟考试。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庞大,记忆量大,所以定期复习是非常必要的。模拟考试你适应真实的考试环境,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我通常会选在周末进行全真模拟,对照答案自我评估,找出不足并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