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10月1日按时启动了政治复习,首先仔细阅读了一遍政治教材,但未进行习题练习。完成初次阅读后,我着手解答2000题集,每完成一小部分便核对答案,并对错误之处做好标记(值得一提的是,肖秀荣的2000题答案位于题目下方,既有便利也有干扰,我个人推荐首次做题时用一张纸遮住,以便错题能深入理解注释。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已无暇逐一深究每个题目,只能依赖记忆了)。进入12月,我发现之前学的知识点大多遗忘,于是重新浏览了一遍教材,并再次回顾了2000题,这样基本上就进入了备考的尾声。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暑假期间开始复习,首先着手的是复习全书,每读完一章就配合着做相应章节的练习题。到了9月,暑假结束时,你会发现数学已经初具基础,这时回顾并解决之前在课后习题中出错的部分。接着,我会进行复习全书的第二轮阅读,专注于那些初次未能解答出的问题,当然,第一次就能掌握的部分也需要再次温习,重新整理一下定义和定理。这个步骤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复习全书中仍然感到困惑的例题和练习题,要特别标注出来。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感到最为自豪的一个科目。我认为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词汇,因此我在复习期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记忆单词。针对考试大纲中的5000多个词汇,我在五个月内足足背诵了五轮,起初使用扇贝单词软件,之后转为使用绿皮乱序版。朱伟的词汇扩展很广,他的联想记忆法包含了许多我未曾想到的关联,所以我觉得按个人的学习步调可能会更有效。在背单词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新词,我会尝试联想到书中其他相关的词汇,包括同义词、反义词、形近词和派生词,把这些联系写在旁边,接着继续下一个单词。这种方式我觉得相当有益,推荐大家试试看。至于做题部分,我侧重于阅读理解,因为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完成了2000年至2019年的所有真题阅读,每篇限时20分钟,力求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而不只是寻找正确答案。此外,我还做了张剑的黄皮阅读书150篇,虽然难度较大,但我主要是用来认识生词和解析复杂长句,同时训练推测出题者的意图。面对错误时,别质疑题目,而是要适应出题者的思维模式,多加练习,逐渐就能掌握其规律。对于作文,我大约每周写一篇,重点是背诵朱伟的作文模版和精彩语句,并学会灵活应用到不同主题中。我觉得考研作文不宜过分创新,关键在于积累高质量的句子并恰当运用,技巧性因素相对较少。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基础,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队列、栈等是关键。我建议凭实际编写代码来深入理解和掌握,例如实现排序算法或搜索算法,这有助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硬件层面的知识,如CPU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需对硬件有一定的直观理解,凭模拟简单的计算机模型来帮助理解。熟悉并能分析简单的电路图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操作系统的学习要着重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多线程、虚拟内存、磁盘调度等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系统行为,这是备考的重点。做些实际的系统调用实验会有很大帮助。
计算机网络则包含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全面知识。TCP/IP协议族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以及网络层的IP协议,是必须要掌握的核心内容。网络安全、网络性能优化等内容也不能忽视。
学习这些内容,我采取的方法是先通读教材,把握整体框架,结合习题集进行深度学习,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来检验和巩固。我会积极参与在线论坛讨论,凭解答他人的疑问,进一步深化自有的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重要,抽象的概念只有在实践中真正理解。我会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小项目,比如构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或者模拟网络通信过程,这不仅增强了我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我在备考过程中保持了热情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