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我的教材选择,主要包括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集、思修的知识点提要以及他的时政与考点预测背诵本。肖秀荣的书籍我个人极为推崇,品质出众,堪称行业典范。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方法。我主要侧重于做1000题。初次尝试时,我在小题方面表现欠佳,因此在二战时决定重点提升政治水平,我总共重做了三次1000题,发现这些题目确实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会标记出错误的地方,并且直至十二月,我都持续回顾错题。一些常犯的错误会反复出现,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学习政治需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因为挫折感时常伴随左右。肖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没有采用风中劲草,而是选择了考点预测背诵版作为替代,因为我觉得风中劲草的内容过于庞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所有科目里面最为关键的科目,好的数学很容易就能把一个人的基础分数顶上去,在这里也就给大家谈一些教训吧。首先是数学复习全书一定要认真刷上三遍才能保证自己基本上对知识点掌握了,做全书的时候不要贪快,在9月底完成就很好了,之后的时间不能把数学撂下,最好保证自己隔一天练一趟真题或是模拟题重在保持自己的手感,考研数学的复习得注重基础,各种定理的条件推导得搞搞明白,还有就是要特别注重框架和知识体系的搭建。在试题比较简单的前提下,怎么保证准确率就是核心竞争力了。计算不太准确的,可以学学我上面的办法,做题速度快一点留下充分的时间做两遍。平时就仔细的同学可以稍微慢一点,第一遍准确率就保证了,这个看个人习惯。还有一点是数学必须保持做题量的,每天都得做一定的习题来保持感觉,一两天不做可能就不大行了。这点要切记,哪怕后期复习再紧张都要每天抽一两个小时做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可以说自己的英文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从三月份起,我开始专心复习英语,初期主要集中在背单词上。尽管在夏天没有系统复习,我还是鼓足勇气参加了六级考试以检验水平,但成绩与大二时期相差无几。起初我使用过一本黄皮书,然而后来反思,我认为这本书并不理想,因为它实际上浪费了珍贵的历年真题资源。在所有对我有所帮助的学习材料中,包括考研单词集、考研阅读核心词汇和历年真题,我觉得模拟题的价值远不及真题。我坚持每天早晨花大约一个小时学习,每隔一天的下午或晚上会完成三四篇阅读练习。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做好标记,并在后续进行重做。如果晚上有闲暇,我会观看一些美国电视剧来提升语感。有些题目的解题思路我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没有必要过多重复,过一遍或两遍就足够了。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那些经常出错的题目,它们揭示了我的弱点,就像木桶理论所说,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了整体的高度。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和稳定性,因此我会反复练习错误的题目。对于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等部分,每一处分数都不能轻易丢弃,因为每个部分都有一些基础且易得分的题目,一旦错过,想要在其他地方弥补就很困难。作文同样重要,这部分的时间安排相当灵活。关于英语学习,还有很多可以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主要涉及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两大领域。机构学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结构的组成、运动和受力情况,机械动力学则关注机械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性能分析。这两部分知识相辅相成,构建了机械工程的基石。
机构学的学习,重在理解和应用。你需理解基本的机构单元,如连杆、滑块、凸轮等,并能熟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掌握铰链、移动副、旋转副等约束条件,以及速度瞬心法、加速度瞬心法等分析工具,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多做实例分析,凭实践来深化理解。
机械动力学部分,关键是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等基础理论。这些理论能够帮助预测和控制机械系统的行为。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动量、能量、功率等,也要熟悉各种振动、平衡等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你多做一些历年试题和模拟题,因这部分的内容往往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利用好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每一道题都要深入思考,不仅要找出答案,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力学机制。
机械原理的学习并不仅仅是理论,还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你尝试用三维软件建模,直观地理解机构的运动过程,这对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机构结构非常有帮助。
不要忽视团队学习的力量。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解答疑惑,加深理解,也激发新的思考。及时向老师教,他们的经验和指导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