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政法商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题目用的1000题,用铅笔做,做一遍擦掉重新做。特别是考前一个月的时候要再把所有题目过一遍。再就是把考研大纲撕成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背诵,如果觉得太多就背一下风中 ,以前的版本也可以,变化不大。但是最后还是得回归大纲,背大纲的每一章的标题,要把每个章节的体系背下来。这个体系报班时老师会讲解的很清楚,所以背起来得心应手。最后在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做真题。不要自欺欺人,要完全明白每个选项怎么来的,每个大题的答案是从哪个角度想的。这个肖秀荣讲真题比较细致。个人觉得任汝芬的书不如肖秀荣的经典,特别是预测卷,肖秀荣的比较切合实事。我个人感觉主观题比客观题答得好,客观题的多选有几个选项不确定,但是主观题却明显有话说。政治主观题一定要答得满满的,那么就一定要多多理解,多多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新题型挺多的,大题比较正规,前面的客观题比较考验人,自己训练的是在不够。自己是从4月份左右开始自学高数的,在暑假之前非常粗糙的自学完了高数,做了一下李永乐的全书,完全不会做,只能看,心里也很着急。后来暑假学了一遍基础以后,感觉自己的数学提高了不少。建议像我这样大学基本上没学过数学,完全自学的娃子,在自学完一遍数学后,一定要做题进行强化,非常有用。一定要认真上课,仔细做笔记,非常有用,能够帮你理清思路和出题的角度,非常强悍,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数学千万不要只看,一定要动手做,看100遍不如做3遍。自己到11,12月份才把全书做完3遍,真题做了2遍,第一遍套卷联系,每天上午一套,计时的,非常受益。自己基本上只做了3套左右模拟题。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词汇,我曾投入大量精力认真背诵单词书,完成六级考试后再看考研词汇时,发现很多词似曾相识,这让我感到宽慰,减少了复习的压力。最初,我选择了红宝书作为考研词汇资料,刚开始背第一个单元时,感觉极其困难。不仅单词陌生,就连每个句子的理解也让人头痛。我逐句翻译并标注生词,平均下来,完成一个单元要花一个多小时。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后,我开始尝试默记单词,并朗读句子。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优缺点并存。红宝书的问题在于,即使你以为记住了单词,一旦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却又变得陌生无比。而考研英语对单词含义的理解要求很高,这让我在做阅读时有时会感到之前的单词似乎都白背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亲手摘录出那些初次看到就无法理解含义的句子,以提高自己根据上下文理解单词的能力。尽管如此,那段用最原始方法背单词的经历对我后来学习英语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接着,我使用了朱伟的《恋练有词》,这是我唯一一本从头到尾完整学完的单词书,也是我想强烈推荐给大家的。这本书按照单词分类,列举了它们在历年考研真题中的各种含义,结合了记忆单词、培养语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等多个方面,十分实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我深入理解市场机制的基础。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理论等都是其核心内容。我在学习时,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凭分析各种市场现象,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掌握如何运用边际分析法来解决经济问题也是关键。做大量的练习题,特别是历年真题,能帮助我熟练掌握计算技巧。
宏观经济学则是从整体视角看经济运行。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货币银行理论等内容需深度理解。我习惯于将宏观经济模型可视化,如AD-AS模型,IS-LM模型等,这样有助于记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关注全球经济形势,阅读相关的经济报告和新闻,提升我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国际经济学部分,特别是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与我专业的直接联系最为紧密。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新贸易理论等,我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这部分我更倾向于从历史和实证的角度去思考,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模式的演变,以及WTO等国际组织的角色,从更好地理解全球贸易规则和冲突。
学习应用经济学综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不是死记硬背。定期做题,模拟考试环境,帮助我适应考试节奏,提高解题速度。我还利用在线资源,如Econometr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学术期刊,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