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金融学院金融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在北京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复习无懈可击,顶多也就比我高出几点。如果把这些时间投入到数学和专业课程上,你的提升将远超这些分数。我在九月的后半段启动复习(其实十月开始也完全来得及)。内容确实不少,这样安排只是为了减轻一些压力,保持适度的学习强度。我会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那本俗称“红宝书”的资料,我的方法是:第一次快速通读,不做笔记;第二次对照历年试题标记关键点;第三次则是反复记忆那些标记的部分。我选择了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不过今年他的预测题命中率不高,所以押题不能过于依赖。
专业课程方面,我整理了一份升级版的笔记,并且尝试边背诵边默写,同时回溯课本知识。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可以大致确定哪些内容是重点,让自己心中有数。
至于政治,现在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遇到错题要多加温习,确保真正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主要任务是研读教材。我们要对同济大学第六版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按照考研要求进行梳理,确保理解和牢记所有关键的概念、定理及公式。课后的习题无需全部完成,挑一些当初老师指定的题目来做就足够了。进入暑假后,我会开始阅读二李的《复习全书》,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权威书籍,至少需要通读三遍。初次阅读可能会觉得难度较大,这是正常现象,标记难点,待第二次阅读时解决,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复习全书》只需关注高等数学部分,对于线性代数,推荐李永乐老师的《线代讲义》。在十一月中旬以前,需完成《全书》的复习,并着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真题是最具价值的参考资料,至少要重复两次,特别是最近五年内的题目,建议做三次。至于模拟试题,可挑选一部分进行练习,我发现市场上大多数模拟题的质量难以与真题相媲美。
考研英语方面:
整个复习过程我都是分块复习的,先复习阅读,然后新题型,然后完型,最后是作文。但一直没有完整的做过套卷,虽然每一部分能把握好时间,但考试当天完整的做下来时间就不够了,完型没有时间做,题都没看,全部是瞎蒙的,大家一定吸取教训,不要无故失分。最后客观题扣了一分,还有18分来自翻译和写作。个人认为写作占了绝大一部分,完型和翻译倒不用刻意准备,历年阅读文章需要研究。我的方法是,每天一篇,首先计时做完题目。然后逐字逐句翻译,我并没有写下来(觉得太浪费时间),就不会的句子在书中结合解析做出标注,不懂的单词也不要落下。如此研读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最后才是题目,错项和正确项都要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于写作,遥想那些个清晨,朗朗书声在教学楼顶盈盈绕绕,三日不绝……其实我对写作已经比较重视了,奈何没有学好方法论,背过的文章就好比解放西的美女,只是当时觉得很美,到了考场一个都没有想起。至于练字,我也试过,也有模有样,只是考场时间紧张,原形毕露。如果要练,一定要提高速度,让它成为你的日常!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涵盖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投资学、公司金融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性质、功能和交易机制;CAPM模型、APT理论等投资组合理论;MM定理、资本结构决策等公司金融的核心原理。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金融知识体系的基石,需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来扎实掌握。
理解和运用公式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夏普比率、信息比率等投资绩效评估指标。对复杂的公式,我建议先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含义,再进行记忆和应用。多做计算题,不断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再者,金融学强调实践性和时效性。关注实时的金融新闻和政策动态,了解全球经济形势,对分析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我经常阅读《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财经媒体,参与学校的模拟投资竞赛,以此提升自有的实战能力。
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训练必不可少。它们能你熟悉考试题型,了解出题思路,也能检验学习效果。我通常会设定时间限制,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进行练习,这有助于我在考试时保持冷静,提高答题效率。
组建学习小组或者找一个导师进行答疑,这对深化理解、拓宽视野非常有益。一起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互相激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