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博雅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中山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六月中旬直至考研前夕,我一直保持着每天接触政治的习惯。八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我专心研读暑假课堂笔记,那是一份相当厚重的资料。实际上,我能取得不错的政治成绩,这本讲义功不可没,因为它提供了全面的解析,虽然有很多重复题目,但政治科目的变动并不大,关键在于理解核心内容。十一月至十二月,我开始结合序列一和历年真题解析进行学习。进入十二月,我调整为每天花费半天时间专注政治,之前通常是晚上投入两到三小时。然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仍未涉及死记硬背。通过备考,我逐渐领悟到文科的本质,那就是无论怎么变化,核心知识点始终不变。当然,政治答题不能像法学那样过于自由发挥,但只要领会核心精神,就能理顺论述题的主要论点。最后的半个月,我购买了两本小册子——28道题和将中挺的核心考点预测,认为小巧易携带且掌握其中内容就足够了,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实现的。最后一周,我还入手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卷。我认为他们两位都有独到之处,但我们文科生应避免死记硬背,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答题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们谈谈英语学习。重复三次,记忆单词是关键。坦白说,我在词汇方面吃过亏。起初,总认为单词量太大,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不如用这个时间去研究历年真题。然而,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即使第一遍没完全记住,但在做题时,你会感到很多词汇似曾相识,有时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正确答案。因此,词汇的记忆至关重要,而且应尽早开始,最好是反复复习。我自己开始背单词的时间太晚,时间紧迫,于是买了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单词》小册子,它汇集了考研常考词汇,个人觉得挺实用。每个人的學習方法不同,找到合适的单词书是必须的。
对于英语的其他部分,如阅读理解、新题型和完形填空,你需要多做真题,甚至多次重做,尤其是要重视阅读理解的练习。至于写作,同样需要大量背诵,但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动手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这些备考策略我相信你们已经听过不少,我只是想特别强调一下词汇记忆的重要性,希望你们不要再像我一样在学习路上绕远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历史学基础,理解并掌握历史事件的脉络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你需对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理解。我会建议你先从大框架入手,构建起一个清晰的时间线,再逐渐填充细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等教材是非常好的参考资料。
重视史料研读。历史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凭对各种史料的解读来揭示真相的过程。中山大学的考试往往注重考察考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你凭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经典文献,培养自有的史料分析能力。也别忘了关注近现代的学术研究成果,如《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期刊上的文章。
再者,理论知识也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基本工具,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是必要的。你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相关书籍,提升理论素养。
答题技巧也是关键。历史题目通常需你有条理地论述,所以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多做模拟题,练习如何将复杂的历史信息整理成简洁明了的答案,这将大大有助于你在实际考试中发挥。
持续的复习和自我检测是提高效率的关键。你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比如设定时间完成一套试题,对照答案反思自有的不足,找出需加强的部分。也要注意调整学习节奏,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