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油理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复习,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抓住教材好好看,而且一定要看仔细。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四个序列,但重点在序列一,序列二随着看序列一做过两遍,感觉有的题出的太刻板,就是教材的原话抠出来,用来强化基础还可以,倒没必要死抠。想做题的话最好还是做真题,虽然近几年真题的考点不会重复,但是出题思路和考察方式还是很值得借鉴。序列三质量很差,几乎没有多少价值,不如多看几遍序列一,多研究真题。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内容比较多,质量一般,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一下。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的四套题有必要做一下,个别大题还是有压中的可能性的。比如,12和13年都压中一道六分的大题。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背诵一下大题的答案,虽说不一定压准原题,但有些话在考试中还是值得一用。此外,最后疯传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也很值得一看。同样,它压准原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话是万能的,可以拿来答题。我觉得文科的学习就是大量背诵,有些内容自己虽知道,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远没有别人总结的言简意赅,而且多记忆一些句子,在答题过程中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和脑力。
考研数学方面:
在所有科目中,我对数学颇有信心,因此备考显得较为轻松。我早在年初就启动了课本复习计划,确保在暑假前完整地过了一遍教材。暑假期间,我投入七月和八月两个月时间进行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第一轮学习。之后,我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第二次研读李永乐,期间因回家停留了大约半个月,实际上的有效复习期为一个半月。紧接着,我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李永乐的第三次精读。接着,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回顾前三轮中的错题,以李永乐为主。到了十二月下旬,我开始接触真题练习,坚持每天一套,以此来迎接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阅读部分,我购买了一些往年的真题集,并未特别挑选,只是随意选购了几套,反复练习了两三遍。涵盖的范围包括语法、复杂句子解析以及答题策略等,此外,我还使用了张剑的黄皮书进行阅读训练,也尝试了星火的150篇阅读理解,但觉得效果一般。接近考试时,我选择了《大纲配套阅读理解30天30篇》来保持每日1-2篇的练习量。
至于作文,我是在开始做最近十年的试题时同步准备的。对于两类考生,我有不同的书籍推荐:一是倾向于背诵模板作文的考生,我会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因为书中详尽地列出了各种类型作文的框架和内容,对于依赖记忆的考生非常实用,不过可能也会让人感到信息过于繁杂;二是思路敏捷或者不愿花大量时间在作文上的考生,我建议每周自行撰写一篇作文以锻炼写作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牢牢掌握的。包括描述性统计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概念,以及推断性统计中的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统计学的骨架,是理解和分析数据的基础。我在学习这部分时,采用了多做题、多思考的方式,每次遇到问题都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凭反复练习来加深印象。
统计软件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如R语言或SPSS,它们能够帮助快速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我建议大家尽早接触并熟练掌握一种统计软件,这对后期的实证研究非常有帮助。我会在课余时间找一些实际案例,自己动手操作,以此提高实战能力。
再者,统计模型的学习也不能忽视。比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这些都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每个模型的假设、构建过程和解释结果的方法,是学习的关键。我通常会结合教科书和相关的研究论文,深入理解每个模型的应用场景和局限性。
统计学是一门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除了理论学习,我还会参与一些实际项目,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曾参与到一项关于能源消耗的数据分析项目中,凭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和解读,为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