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学习侧重于记忆力,我推荐从8月至9月期间开启复习之旅。我是8月开始着手的,首先依据考试大纲来阅读,并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同步练习,边读边做。等到9月新大纲发布后,由于内容有所调整,我重新购买了一本,并仔细研读,使用荧光笔标记关键点,多次翻阅以加深印象。接下来,我把配套的选择题做完,将错题对应的知识点在书中标注,作为重点去复习。进入11月,我开始接触各类模拟试题,如肖8、肖5、任4、蒋5、20天等,同时背诵《风中劲草》,反复背诵了大约五遍,确保牢记于心!记忆的关键就是不断重复。如果时间充足,建议多做一些预测卷,只做选择题部分,大题简单浏览即可。毕竟,政治题目往往与时事紧密相关,各大考研机构的试卷通常会涵盖重要时事。对于肖4、任4、蒋5,务必背诵主要的观点(只需记牢答题要点,其余部分可根据理解自由发挥)。政治的学习重心放在后期,初期无需过于投入。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我花费时间最长最理想的科目。大概三月份开始看教科书——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上、下)》、《线性代数》还有浙大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建议看前先了解一下具体需要看哪些章节并标注好,不要一股脑就开始投入学习。对于像我这种大学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我建议是先自己认真看书,看书的目的是为了熟悉一下知识点,同时我还买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线代九讲与概率论九讲以及历年真题全解和八套卷四套卷。怎么说呢,贪多嚼不烂。其实我个人觉得把课本与视频的笔记吃透、把历年真题全解认认真真做两三遍就应该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考研英语方面:
大作文千万千万不要用模板!你可知道,模板千篇一律,但你有考虑过改卷老师的感受吗?(一样的,一样的,还是一样的...)所以,市面上的作文模板可以买,但一定要改成自己的风格,然后死死背住它,并且灵活运用,在考场上举一反三。对于小作文,没什么好说的,多背!小作文也别求异,本来就是应用文,有固定模板,直接把每种类型的文章背熟就行。大作文是考验文笔和结构的,我当时是将朱伟作文与王江涛作文相融合,然后总结了两套自己的模板,并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模板练熟,做到举一反三。模板出来后,一定要自己多写写,会提升很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质年代学是地质学的基础,需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地层、生物群落及重大地质事件。比如,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白垩纪的恐龙时代等。这些不仅需记忆,更需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要熟悉地质年代表,能够快速定位并比较不同地质时期的特征。
岩石学和矿物学是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能识别常见的岩石类型,如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性。矿物学则涉及到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它们在地球系统中的角色。实践性的实验和野外实习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非常有帮助。
再者,构造地质学是理解地形地貌、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的关键。板块构造理论、地质构造分析和地壳运动规律是学习的重点。理解褶皱、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形式,并学会绘制地质图,这些都是必备技能。
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地球化学关注地球物质的组成、分布和变化,包括元素循环、同位素地质学等内容。古生物学则凭化石记录揭示生命历史和地球演变的关系。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多做案例分析,结合实际问题来思考地质原理,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应对考试中的应用题。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有效提高记忆效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如图书馆和实验室,都能提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