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资料,推荐肖秀荣,最后一个月冲刺的时候刷题为主 ,需要多花些时间,可以广泛做题,从网上得到的题,肖秀荣,任汝芬,还有其他,上考场的时候,选择题我刷到了好几道原题,大题肖秀荣大概压中了3道左右,算是很满意了。冲刺阶段背肖4!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没打算考研,所以我复习数学是从五一才开始的,不过那时候没看进去什么,到了暑假才开始正式复习,到最后时间有点不太够,真题都没做完,不过成绩还算理想,毕竟今年数学比较难。数学全书(第一遍)。这一遍过的非常仔细,每一道例题,都盖住答案,自己做一遍,如果做对了,方法是否一样;如果做错了,错在哪里。这一遍战线拉得比较长,三个多月,而且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在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复习的核心任务无疑是背单词,我记得那年我翻了五遍星火出版的单词书,至少也看了五遍。阅读训练同样关键,大家都强调这一点。初期,我使用了在学校找到的“星火120篇”来练习,我不是为了做题,而是逐句精读并翻译,遇到生词便查阅并记录在边上,以此建立学习英语的习惯。同时,我也通过学习新概念3(可以听录音)来提升英语能力。此外,我开始接触真题,采用张磊的《红宝书》,专注于阅读理解,逐句翻译。
暑假期间,烈日炎炎。除非去上课,每天早上我会抽出时间朗读真题阅读,试图尝试背诵一些内容,尽管没有特定的目标,我坚持了很长时间。晚上临近回宿舍休息时,我会细致地翻译一篇文章。单词记忆依然以星火为主,还购买了考研战略家的150多页标准注释,每天翻阅10页,标记不熟悉单词并多次回顾。暑假期间的英语复习就是这样,顺便提一下,我还抽空温习了几遍课堂上学过的语法知识。
十月份,我开始做一套完整的模拟题(来自高联大纲),体验考研英语的真实感觉。完成这套题后,我转而练习完形填空,比较了《红宝书》和《黄皮书》,最终选择了解释更详尽的黄皮书真题解析(试卷格式),做了从2005年至2009年的题目。之后,我逐年攻克新题型,并整理出常见题目的解题策略。翻译部分,我采取自我翻译,然后核对参考答案,查找生词,逐字逐句对比参考译文,总结翻译技巧(我先把短语和单词逐一翻译,再调整顺序,整合句子含义)。阅读仍然需要每日晨读。在完成上述部分后,我又回到了阅读理解,一如既往地逐字逐句翻译。然而,时间紧迫,我开始处理剩余年份的真题,这次加入了写作部分。遗憾的是,我没有充分练习写作,仅在最后10天整理了两套模版,背了一些大小作文的句子。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保持着饭前午后背单词的习惯,只是不再依赖星火,而是专注那本简洁的战略家书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涵盖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多个核心领域。这些知识点不仅要求理论理解,更需实际操作能力。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是基础中的基础,如链表、树、图、排序和查找算法等,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对这部分,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
操作系统的学习需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概念。这里,我推荐阅读经典的教材,比如Tanenbaum的《现代操作系统》,结合编程实践,模拟实现一些基本的操作系统功能,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再者,计算机网络主要涉及TCP/IP协议族,理解五层模型并深入研究每一层的工作机制非常重要。借助Wireshark这样的网络抓包工具进行实战分析,以提高理解。各类网络协议的特点和用途,这是考试的常见考点。
数据库的学习要重点关注SQL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以及事务处理等内容。凭设计和实现小型数据库项目,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利用在线资源如LeetCode、Stack Overflow等进行问题解决和技能提升。我还参加了一些讨论组和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共享解题思路,这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