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冶金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准备一个政治选择题纠错本很有必要,后期冲刺午饭消化时间都用来站着翻纠错本。感觉政治考试不会很卡人的,只要复习一下过线没问题。而且不用开始的太早,大四上学期,也就是9、10月份开始足够了。政治最重要的是大纲,我买了本大纲解析,看了3遍,还有一个1600题是和这个配套的,也看了3遍。真题没有看,政治真题吧,反正我个人觉得没必要买的,因为每年大纲都不一样。要看的话,也就只看选择题就行。至于《形势与政策》,随便买一本就行了,基本差不多的。临考前;用的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然后把上面的题目都背了一遍。每年都会押中几个题吧。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其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出多么灵活的题,都是包含了某些很基础的知识点,所以在直接上全书之前,我把高数和现代的课本完整而且细致地看了一遍,做完了几乎所有课后题,连带着大一买的一本高数辅导上的题也全部写完,同时把知识点做了笔记,一些很巧的积分,求导之类的例题也记下了,然后进行总结(比如我就总结了三角函数各种组合的积分求法)。看完已经是九月下旬,然后上全书,当时就感觉全书上的题80%都能写对了。写完全书是十月底,然后开始真题。我觉得真题最有说服力,每天上午固定两个半小时做真题,时间到了以后给自己严格打分,分析出错原因,然后把不太记得的知识点也记下来在专门的本子上,所以其实整个上午几乎都献给数学。就这样写了两遍数二真题,数一数三各一遍,后期时间也不太够了,所以就定三小时写两套卷子。开始写真题的时候分数不好看,而且时间老是不够,不过慢慢巩固找自己的弱点过程中,效率也慢慢高了。做完真题之后,开始做模拟卷,一直到考前三天才停下来。最后三天就是把笔记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因为每年数学是在上午考的,所以我也一直选择在上午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这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背一两个万能模板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作文一定要练,我是到十月份后才开始练的,要写作文,首先是要模仿,而模仿的前提是背诵。160里的经典必备20篇还可以,有毅力的可以选择背一下,遇到好的句子要标出,背下来。这个没有捷径,必须要背。其实背到最后你会形成自己的模板,同时也要练习。刚开始可以一个星期写一篇,到后来熟练了就三天,到后期冲刺时,我基本是一天一篇。有时并不是全都写完整,而是把重要的思路写出来。而且不同的题材大家要懂得平衡,各个方面都要练习到。以上说的是大作文,小作文也是如此,不过小作文我更多的就是背诵。一共就那么几种,抛出已经考过的,其实没有几个。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能源材料基础是一门涵盖了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凭新材料来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你需对电池的工作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包括原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基本概念,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各类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机制等。这部分知识需扎实的化学基础,建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掌握各种新能源材料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也非常重要。比如,锂离子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电解质的选,以及新型的固态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等。这些内容通常需阅读大量的科研论文,理解并其中的关键数据和实验结果,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理论,也能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再者,环保和可再生能源政策也是这个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了解全球和中国的能源战略,明白政策是如何驱动新能源材料的发展的。这部分凭阅读新闻报道、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来获取信息。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地构建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多做笔记,将重要概念和公式摘录下来,定期复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尝试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或模拟计算,深化理解。积极参加讨论和小组学习,与其他同学交流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也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