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软件工程理论与计算复杂性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理论与计算复杂性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软件工程理论与计算复杂性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强化阶段我是又上了强化的课程,我个人是感觉上课的话记忆比较深刻,而且重点分明效率高。再看一遍精讲精练,主要是记忆选择题重点知识点。二刷1000题的话我个人感觉意义不是很大,当然有空的话可以这样准备选择题。我是直接背诵了徐涛小黄书配合做历年真题来记忆选择题知识点的。很多人推的疾风劲草,我也用了一下准备选择题,虽然我写在上面了,但是个人观感不是很好,东西比较乱还有很多非重点,如果要背知识点我推荐徐涛小黄书。时间多就配合做真题。马原这门课重在理解,毛中特和史纲推荐大家后期自己画时间轴和分类整理党会、毛泽东文章、不同会议提出的新说法、事件等便于记忆。这个很重要自己做的笔记印象深刻
考研数学方面:
我并不否定以题型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我也偶尔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我还没能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然而,我个人偏向于一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倾向于先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再通过归纳题型来巩固知识,以此增强学习效果。对于仅专注于题型本身的学习方式,我并不提倡,甚至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举个例子,今年2018年的数学一和三中有一道概率论试题,涉及到“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而在之前的复习资料中,通常只涉及“离散+连续”(如2016、17年),“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考试后,我翻阅了许多题型集,没有发现任何一本提到这种特定题型。这不应被视为全新的题型,因为该题的核心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理论知识的角度看,并未超出课程范围。但从题型角度来看,它却显得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超越常规的。如果一本题型书仅仅依赖题型来覆盖所有考点,不仅是降低了考研的标准,也低估了出题老师的智慧。近年来的实际考试题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讲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明白了我的观点。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对英语复习感到困惑,尽管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却往往觉得短期内进步微乎其微,考试后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复习过。这实际上是个方法选择的问题。掌握英语确实需要长期的沉淀,不过,针对考研英语的复习,我们更需寻觅一种高效且科学的方式。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那就是考研英语复习中,真题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运用真题,其中大有学问。
有些同学倾向于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完成多年的真题集,匆忙做完若干篇阅读理解或整套试卷,草草地核对答案,稍作思考便转向其他内容。一旦真题做完,他们又转战模拟题。然而,我认为这种做法并未充分利用真题的价值。模拟题与真题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再优秀的模拟题也无法复制真题的独特性,毕竟真题是由命题专家历经数月精心研制而成的,其难度分布、选项设计以及逻辑关联都是模拟题无法模仿的。我在复习时通常专注于一篇真题阅读理解,以实际考试速度全心投入,完成后仔细分析文章、题目和选项,这一过程大概耗时一个小时。通过这样的逐步学习,我能更好地理解真题的出题逻辑,做题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至于单词记忆,我不建议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因为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我的策略是通过做模拟题来积累词汇。对于作文部分,我连续两年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也没有发现特别有效的提升方法。个人认为,作文水平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日常的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四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但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张完整的知识网。
在数据结构中,重点在于理解并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操作和应用,以及算法的设计和分析,特别是排序和查找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理解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的概念至关重要,因这是评估算法效率的基础。
操作系统部分,核心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理解和运用操作系统的并发概念,如线程、进程同步和互斥,以及虚拟内存的概念,对理解系统的运行机制十分关键。
计算机网络则需理解OSI七层模型或TCP/IP四层模型,重点关注网络协议,如TCP、UDP、HTTP等,以及网络传输的过程。要熟悉IP地址、子网掩码、端口号等相关知识。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如CPU、存储器系统、指令集架构等。理解CPU的工作原理,特别是运算器、控制器的功能,以及存储层次结构,如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和外存的关系,这些都是重要考点。
学习这些内容时,我的建议是先建立整体框架,逐个击破。多做练习题,凭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LeetCode等平台进行自我提升。遇到难题,不要害怕,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讨论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定期回顾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确保知识点的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