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外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一开始就感到自学政治缺乏明确的方向,于是购买了官方的《大纲解析》。初次阅读,大约用一两天时间研读完马原和毛中特的一章,特别是毛中特的五到七章,我花了超过一周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专心致志地手动整理关键笔记,这个过程确实缓慢,每天需投入约三个小时来学习政治。每看完一章,我会立即完成相应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接下来,我转向史纲和思修的学习,史纲部分大约用了四天,而思修则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那天我没有处理其他事务)。这两部分我没有做笔记,而是直接在书上标记重要内容,因为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前面两个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较简单。补充一点,书中的第五部分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阅读。第一次复习时,我对政治理解得极其缓慢,甚至看完后几乎没有任何记忆,当时简直觉得不可能记住所有内容。在这个阶段,我不需要准备大题,因此没有看练习册中的简答题。到了第二次复习,速度明显加快,对照笔记和书上的标注,练习选择题,每天大约花费两个小时。此时,我们仍未开始背诵大题。这时,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发现它对提高选择题的准确性非常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乎没有专门记忆词汇,同学们常常用那本打乱顺序的单词书,他们一直复习到考试前一天,反反复复,直到书页都磨损不堪。我只是背诵了赠送的黄皮书单词册,仅此一次。我将过去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增大了行距。早期的题目我只做翻译,不解答;后期的则先做题再翻译。我会记录每份真题中遇到的陌生词汇在小笔记本上,理论上应该随时查阅(但似乎我一直抽不出空闲)。有一段时间,我对近五年来的试题都能做到逐句翻译。
至于阅读理解,我购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并使用了备受推崇的柯林斯双解字典。我在独立完成翻译后再与这两本书对照,发觉张剑的一些翻译略显勉强。不过,张剑的书设计得很实用,原文和译文分列左右两栏,便于比较。我把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一边做题一边翻译,对我来说,两本书的差异并不显著,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努力。
作文部分肯定需要提前准备,否则临场现想很难写出好文章。我准备了十大篇大小作文,务必倒背如流,这样考试时才会有话可说。记住,一定要熟练到能脱口而出的程度,仅仅背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日语综合是一个全面考察你日语能力的科目,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对听力部分,我建议每天都要坚持听日语新闻或者看日剧,这样不仅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还能你熟悉日常对话中的口语表达。阅读方面,多读原版的日语书籍和文章,这能帮助你积累词汇,理解句子结构,了解日本的文化和社会现状。写作部分,一定要注重练习,每次写完后找老师或同学批改,找出自有的不足并改正。至于日本国概况,这部分需广泛阅读,了解日本的历史、地理、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凭教科书、网络资源甚至是日本的新闻来获取信息。
写作与汉译日是展现你语言转换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关键。在写作中,清晰的逻辑结构至关重要。你先列出大纲,确定主题,逐步展开论述。尽量使用多样化的词汇和句型,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对汉译日,你需扎实的语法基础,准确理解和把握原文的意思,再用日语进行表达。翻译过程中,注意保持原文的语气和情感,这是很重要的。我经常凭翻译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或是时事新闻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复习的过程中,我强调的是实践和反思。无论是日语综合还是写作与汉译日,都需大量的实际操作来磨炼技巧。每一次的错误都是宝贵的教训,及时总结,不断调整,逐步提升。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也很重要,避免过度压力,保持好的心态,自己,你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