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 我第一年考研失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的政治科目准备的不好。和大家一样,我考研之前也疯狂地搜索各种经验贴,加各种学长学姐,也咨询了很多人。几乎身边所有的考研学长学姐没有因为政治被难住的,大家一般都是把重点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政治随便背一背就可以七十多。我便也没把心思放在政治上,总是觉得很简单,每天随便翻一翻就自我欺骗说自己今天复习过政治了。然后报应就来了,在考场上发下卷子我就蒙了。别说多选,就是连单选我也不会选。每道题都看起来很熟悉,却拿不定主意到底该选哪个。考完政治我就知道我今年考研一定要失败了,那种感觉实在是很差劲。关于政治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捋过一遍后,买了选择题背诵小本本每天晚上用固定的时间背选择题考点。这样背了两个月以后,做政治选择题就变得很有感觉了,脑子里也有了政治每个部分的时间线、事件线,做题也就比较得心应手了。此外刷题也是很重要的,我记得肖1000我刷了四遍,其他各个老师的什么800题、1200题也都刷了至少两遍,算是比较疯狂的刷题选手了。到了考研的最后时期,是政治的冲刺时期,我在网上买了市面上几乎所有政治老师出的模拟题,专门做选择题。都做过一遍之后,心里也就大概知道了今年的热点是什么,考点是什么。经验的话,言简意赅:1.一定要有“线”的概念。政治的毛中特部分和史纲部分知识点很细碎,毫无头绪地记忆是很难的。一定要捋出各种线,按照线索去记忆各个大事件,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你可以捋出时间线、事件线、人物线等等。2.反复出现的考点一定要背熟背熟背熟。如果你只以为政治只有大题是需要背诵的那你就错了,前期的选择题考点也是需要背诵的。而且一定要背熟背牢,反复背,这样做题碰到的时候才不会犹豫不决。3.多做模拟题找感觉。我个人由于一战政治太差所以在第二年刷了很多题,事实证明,刷题多了确实能做看到什么题都能摸得清套路,找得到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每日投入两小时钻研英语,三个小时专注专业课程,其余时间几乎都用来学习数学。即使完整阅读了教材,仍感理解不足,于是便反复研读,尤其重视之前忽视的书中定义和定理,后来在解题中才意识到它们的关键性。接着,我深入实践(而不仅仅是浏览)高等数学十八讲,遇到困惑的部分会做好标记。十月初,我完成了复习全书的第一轮,那时不少同学已开始刷历年真题,我心中虽有些焦虑,但我坚信第一次详尽地做全书是高效的。有的人可能翻阅了全书多次,却成效甚微,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是看,而非真正去做。我积累了一些实用的规律和技巧,对于不解之处,我会直接向老师求教,当然,一定要记得做标记。接着,我开始做1000题,用以检验和巩固模糊的知识点和概念,一旦发现疑惑,立即回查全书或课本。由于1000题数量庞大,我没有全部完成,但在做的过程中,我不时回顾全书,实际上已经进行了第二次复习。经过这两轮复习,数学的整体构架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考研英语方面:
请避免在写作中依赖固定的模版!设想一下,模板如此雷同,有没有想过批阅试卷的教师的心情呢?(重复,再重复,始终是重复...)购买模版并无不可,关键在于必须根据个人特色去改造,之后熟记于心,考试时才能随机应变,活学活用。至于小作文,其实没啥秘诀,唯有多记!它本质上是应用文,格式固定,各种类型的篇章都熟读成诵就足够了。大作文更侧重文字功底和布局,我当初结合了朱伟和王江涛的作文,提炼出两套独特的模版,通过一个月的反复练习,确保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一旦有了模版,务必亲自多动笔,进步会很明显。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研究的是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企业等的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理解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市场竞争模式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尤其要深入理解边际分析,这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工具,帮助判断何时停止、何时继续。理解并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寡头等不同市场的特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宏观经济学则是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探讨。它涉及GDP、失业率、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指标和政策。理解宏观经济模型,如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能帮助解析经济周期和政策效应。特别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理论常常需结合现实经济情况进行理解,不能停留在纯理论层面。
再者,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经济学原理与国际环境。理解贸易理论,比如比较优势、绝对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新贸易理论等,帮助解释国家间的贸易模式。还要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如关税、配额、自由贸易区等,以及WTO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扎实的阅读和笔记。教材是基础,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都需详细记录。其次是做题,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再次,案例分析是提高理解和应用的好方法,尝试从新闻中找寻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凭小组讨论或者论坛交流,激发思考,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