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上海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时期专攻文科,因此对政治这类文科科目的复习有一定了解。我的政治复习起步相对较晚,大约在8月才开始。我按照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全面提升。8月,我只是浏览肖秀荣的1000题,重点在于单项选择题,通常在一天的学习疲劳时抽出20到30分钟做一些题目。遇到关键知识点,我会大致记忆,但务必标记错误题,红色最佳,这对后续复习大有裨益。不必过于追求复习书籍的整洁,多做标记是个实用策略。整个8月,我专注于此,并逐渐构建我对政治的理解框架(这种方法因人而异,有些人仅通过阅读知识点就能理解)。
接下来,我使用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发现其归纳得很到位。我深入运用《肖秀荣1000题》,快速完成单选和多选,对照其他答案解析。记住,关键是要掌握相关知识点,而非仅仅一道题。迅速查看答案解析,将不清楚的部分写在题目旁边或笔记本上(类似于错题集,实际上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对于系统的政治知识复习,一般需等待大纲解析发布,但去年发布时间较晚,我记得是在9月。在这之前,我已经粗略地读了两遍任汝芬的序列一。由于不太细致,进度较快。其中,哲学部分最耗时,其他部分则相对容易些。
大纲解析是非常权威的资料,需要高度重视,直至考研前至少应精读3至4遍。在这个过程中,序列一和大纲解析可以结合多选题一起复习,因为多选题难度较大,建议对照知识结构来复习,这有助于巩固知识点,增强记忆,同时也能提高论述题的答题能力。
考研数学方面:
做完第一遍真题的时候我就做了张宇的八套卷,但只做了5套。建议有时间早点开始做真题,但也是在基础都打好的前提下,把真题都弄懂是必须要做到的。之后尽量多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我模拟题只做了张宇八套卷和李永乐6+2,我感觉我做的模拟太少了,奈何我后来没有时间了~
考研英语方面:
坦白说,我对最佳复习策略一无所知。个人而言,我专注于阅读理解,觉得只要这个部分做得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再者,由于我个人有点完美主义倾向,非常喜欢尝试新题型,特别是句子排序题,有时还能做得相当出色。对于“英语应用”这类题目,不知你们是否曾核对过历年真题的答案,其实它们是有一定模式的。这次考试的题目较为基础,我在直接作答的部分仅犯了三个错误。写作确实值得投入精力去练习,毕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无论是与外资合作还是在外企,书写邮件或其他实用文档都是必备技能,平日里应多加积累。完形填空虽然不是我复习的重点,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主要通过分析真题中的完形填空来寻找规律,对比不同年份的试题,可以发现某些知识点会被反复考察。我会把这些小题的考点和知识点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以便强化记忆。同时,适量做一些模拟题有助于巩固考点并学习新知识。但我不推荐将过多时间花费在这上面。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至关重要。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如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均衡、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等。这些是构建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石,需扎实掌握。我建议大家先从教科书入手,逐章阅读并做笔记,理清每个概念和理论的逻辑脉络。
熟悉并能运用经济模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IS-LM模型、AD-AS模型等,这些都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我会凭画图和解方程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这些模型,凭做题来实践应用,提升自有的分析能力。
再者,案例分析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大考察点。我会定期关注国内外的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例如,当看到政府调整利率或财政政策时,我会思考这些决策如何影响IS-LM曲线,进影响经济状态。这种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加深了我对经济学的理解。
对计算题,尤其是涉及到成本、利润最大化等问题,一定要熟练掌握成本函数、需求函数等,并能够灵活运用。我通常会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这部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会参加一些线上讨论组,与其他考生交流解题思路,或者教老师和学长学姐,这对深化理解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保持知识鲜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