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对政治方面的担忧最小。第一年,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试卷集以及历年的试题。前期,我投入大量时间解答无数选择题,几乎完成了2000年后所有能找到的题目(因为快速完成选择题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步骤,尽管我的成绩并不顶尖)。进入后期阶段,我在回顾错误或已经做过的选题的同时,也开始研读大题的素材。我的策略很简单,无论基础如何,购买肖和任的试题,比较他们的答案解析,理解他们从何种角度剖析问题,并找出其可能的盲点。通过参考马哲教科书的不同章节,我能发掘出新的分析角度。以寻找答案缺失为目标去学习,能让你站在更高的视野,同时也能记住更多的内容。此外,高中政治强调的方法论,我要强调,绝对是考试的重点,即使肖秀荣本人未予确认,但我确信它一定会考。当你做了很多卷子,看了许多主观题的答案,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分析角度和方法论来解释。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的建议是你想到的所有相关方法论和观点,都尽可能地列举出来,写在答题纸上。我们的政治考试并不要求你担心偏离主题或者担心6、7个要点中有1、2个不太贴切。实际上,评卷老师更害怕的是你的回答缺乏深度和广度,而不是因为你联想的知识点过多而扣分。近年来的考研趋势是鼓励考生展现个人见解,了解这一趋势将有助于你更加自如地备考。
考研数学方面:
真题我真的做了好多遍不太记清我做了多少遍,一开始成套做,后来按板块(高数、线代),特别是线代,你会发现到了10年以后出题开始变得有规律性,这时候你要去总结和归纳发现真题的出题知识点。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做到后来因为做过许多遍做题的速度肯定会变快。下午数学:数学开始看张宇18讲,第一遍比较痛苦,但是值得,书真的很不错!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除了真题之外感觉不需要买其他的资料,我就做真题+背单词。我从十月份开始做真题的,买得是2004年到2019年的真题,一周做两套的样子,真题都没做第二遍,当然,真题太少,后来留了最新的三套留作考前的模拟,没真题做的时候就把以前的做过的真题再看一遍。考前两周一定要有真题做,要保持题感,这个很重要。长难句:熟练掌握十几种长难句的特征、结构、分析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分析句子。(当然,在这其中可以使用符号、标点,对句子进行断句提取主干)同时,学会用所分析的长难句句式,自己造句(刚开始只是简单替换,后来你也可以出口长难句),练长难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翻译出来。全文翻译之后,对照买的资料书,看看它是怎么翻译的,自己理解的有什么偏差,现在再看看错的题会不会做,以及做对了的题有什么陷阱,自己是否已经理解整篇文章。记住,慢慢来,会比较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大学物理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五大板块。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是基础,掌握质点运动学、动力学,特别是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原理至关重要。热学中,理解分子运动论,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以及熵的概念,对理解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有直接帮助。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电场、磁场的基本概念,静电场、稳恒电流、电磁波等内容需熟练掌握。光学主要涉及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了解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量子力学虽然相对较难,但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薛定谔方程及原子结构的理解,能帮助深入理解微观世界的规律。
学习大学物理,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每一块内容都需凭阅读教材,理解并记忆基本公式和理论。做题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不仅要解决课后习题,更应挑战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再者,实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凭实际操作,直观地感受物理规律,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讨论和合作也非常重要,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启发,深化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物理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世界运行规则的探索。我经常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例中,这样既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也能加深理解。
在准备考试时,我会先梳理整个知识体系,构建思维导图,集中精力复习薄弱环节。模拟试题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适应考试节奏,提升解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