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中国科学院动物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应该是我用的时间最多的一科了,我是从9月份开始跟着老师上课的,从基础知识到题目的讲解,老师都讲得非常好,还有很多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我过了2遍的考研官方红宝书,小草过了几遍,记不清了,之后就是做1000题,做小草的配套题,然后蒋五和肖四的预测卷…每个老师的预测卷都跟他以前出的题有重复,所以做最终预测就好。还有,大纲很重要多看大纲,出题人也不是傻子,反押题也不是说着玩的,回归书本才是王道!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一直觉得自己基础不错,大学也感觉一直在啃高中的老本。四六级倒是过了,暑假刚开始做黄皮书96-04的真题时,阅读总是错很多,完型也错一大半,顿时有点汗颜。当时还想英语可是我的优势啊,可不能落下。于是想着专项强化,开始做阅读150篇,做了几篇发现内容有点偏,心里一纠结,于是一心一意地开始做真题。从96做到04,刚开始做没掐时间,两天完成一套左右,下午分给英语,那个时候不要求又快又好,只想着读透文章,提高正确率。记得真题序页也讲了方法,第一遍做真题就是弄懂句子和积累不会的单词,有些单词频率多见得多也就知道分量,长难句自己一句一句地在脑子里翻译成中文,于是做题远没有看解析耗时间。对了忘记提醒,单词是一定要背的,从大三下就开始背单词了,每天七点起床,第一遍新东方乱序版每天背一个单元,晚上复习一下因为是第一遍基本上晚上就会忘了一半,不过晚上不复习第二天早上就相当于重背了。就这样每天背一个新单元复习一个旧单元,第一遍完成也花了两个月。第二遍每天学两个单元复习两个单元,两遍下来大部分都印象深刻了,第三遍又从头过,特别注重那些前两遍加重点自己不记得的难词,一直到十一月每天早上我都至少花四十分钟背单词。英语我就是做真题,96年到04基础版,做到九月份过了两遍,就按照前面说的每个句子都在脑海里翻译,这样下来阅读和完形质量渐渐提高了。不过第一次做05年真题,新题型从来没练过手,结果全军覆没。。。也让我一度担心新题型这块,做了好几年状态好能对4个状态不好就全错,于是买了新题型的书做了几篇,总算是渐渐找到了感觉。作文呢准备的挺晚的,暑假断断续续地背了几篇,之后也没坚持,十一月份才开始写了两次作文,发现真的是词穷,而且单词好些个都能拼错,那时候才对作文紧张起来。早准备总是好的,不仅要背而且要自己动手去写而且尽快发现并解决问题,不然到最后发现文章尽是错误就很难纠正了,一些阅卷老师看到低级错误也会降低印象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动物学,这是一个涵盖了生物分类、解剖、生理、遗传、进化等多个领域的广阔学科。我认为,掌握好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例如,对动物的系统分类要清晰,理解不同类群的主要特征和演化关系;对动物生理机制的理解,如呼吸、循环、消化等,需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再者,动物遗传和进化的知识,需理解DNA的基本结构和复制过程,以及自然选、基因漂变等进化理论。在学习过程中,我会经常查阅文献,凭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来拓宽视野,利用模型或实验模拟加深理解。
生态学则更注重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基础;物种分布、种群动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则需具备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我会凭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现象,以此来提升实践能力。生态模型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理解和预测复杂的生态过程。
在复习策略上,我建议大家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对难点,尝试用图示法或者故事法帮助记忆。定期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既检测学习效果,也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保持好的心态,坚持到底,自己,这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