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人文与发展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国庆假期买的政治书,也在这时候报名的考研班,书买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买了大纲红宝书,这一本我翻都没有翻开过,个人觉得看精讲精练配合着做1000题就行了。十月份把政治过了一遍,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我政治基础很不好,高中是理科生,而且真的很不擅长答政治题,就是我会写很多很多,但是貌似都写不到点子上。主要看选择题。1000题第一遍做完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我第二遍才开始总结错题,整理选择题错题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比较后悔应该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整理,第二遍整理完已经12月了,来不及再过第三遍,就只能不停看错题本。主观题我完全就是背四套卷,考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的,希望大家考前两星期开始吧,因为比想象中多很多。我就是想着,不就是四套卷子嘛一周肯定背得完,但是我直到考试入场前一秒还在背…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一刻也不能放松,初期阶段要巩固基础,强化计算能力,避免好高骛远,确保解题的准确度。全书的复习要一丝不苟地完成一遍,接着专门攻克做错的题目。然后,挑战近30年的试题,先用前20年的时间来练习,后10年则用于模拟实战。遇到难题,务必深入思考,并记录在错题集中,反复操练。尽管16年和18年的试卷难度较大,但其中的部分问题能在过往的试题中找到相似的类型。因此,彻底剖析每种类型的真题,就能无畏考试的难易变化,考试时也能镇定自若。真题的价值无比重要,别畏惧过早接触,有些人习惯将真题保留到最后,结果只是敷衍了事,无法充分利用。在完成真题后,再去尝试其他模拟题,它们的难度与真题相去甚远。复习过程中,计时模拟考试必不可少,因为近年来真题的趋势是减少技巧性题目,增加计算量,许多考生在考场后常感叹,如果有更多时间,他们能做得更好。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的复习开始得最早,也执行得最好。大三下开始,按艾宾浩斯记忆法开始每天记1个list,重复前边的list,一个学期基本记住了基本词汇。最后超纲部分看了一遍,没记住放弃了。很多顽固单词我用了有道词典,玩手机的时候先看一看,辅助记忆。假期正式开始做张剑150篇,由于假期短,断断续续得看了几篇,每篇错三个或者更多,没太在意。期间还买了考试虫长难句,一点没看,惭愧。直到大四开学,虽然课很多,还坚持过单词书,张剑150篇总共做了二十多篇,停下来,马上转做真题(07年以后的)。在复习的过程中,真题大概做了两三遍的样子,每篇每句都读懂了,真题明显感觉比150篇要正规,做起来顺手得多,此时单词已经过了5遍左右了,百分之八九十都记住了。考前只完整做了几套题,背背黄皮书后的作文模版,一些常用的句子什么的。有人说阅读不能停,单词也要坚持到最后,但是由于时间分配问题,12月阅读至少中断了半个月。说实话,考前并没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充分了,而是感觉差很多,不放心,就这样去试试吧。好在今年英语出的不很难,除了最后一篇阅读部分看不懂,其他感觉还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供求关系、市场机制、经济增长理论等基础概念。对这些基础知识,我在初期凭阅读教科书和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尤其要注重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体决策模型和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框架,这是构建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我深入研读了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理解并掌握了边际效用递减、机会成本、帕累托最优等基本原理。对博弈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现代经济学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都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再者,经济学的应用性很强,我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会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动态,分析新闻中的经济现象,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例如,我会关注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或者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符合增长理论的预测。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重视做题和模拟测试。这不仅检验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锻炼我在有限时间内解题的能力。我推荐使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其题目设计既涵盖了基础知识,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我强烈建议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经常进行讨论,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往往能帮助我看到自己忽视的地方,也提高了我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