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东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的并不高,但还是把复习的方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政治大概在八月底大纲解析出版以后开始准备,用的书主要是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才逸八套卷、风中劲草。首先是看大纲解析,看一章书做一章肖秀荣的1000题的客观题部分(这本书需要反复用,所以别直接往书上写)。因为是理科生,学起政治真的很痛苦,初期的时候书看不懂,做题也找不到头绪,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看,一遍看完都不知道讲了什么。第二遍看的时候稍微好一些,这一遍注重1000题上做错的题,把答案的解析看懂,然后开始尝试把1000题上每道题涉及的知识点用记号笔在大纲解析上标出来(单选和多选用不同的颜色),这样看完第二遍书上就有了很多标注,这些标注就是考试的重点,之后看书就清晰很多了,然后就一直反复做1000题查漏补缺,把不懂的知识点都弄懂。十月左右模拟卷开始上市,买回来之后马上把客观题都做了检验自己复习的情况,做错的题需要特别关注。到十二月左右开始准备主观题,背诵了肖秀荣的四套卷,重点记忆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后期的背诵任务太重所以20天20题背了一小部分就放弃了。个人感觉背模拟卷主观题的目的并不是完全寄希望于压中原题,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答题的思路,模拟卷里的很多表达都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题目,在考试的时候稍加组织就可以用上,所以对主观题不用太担心。
考研数学方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把数学花最长时间,我也是。先说说总体规划吧,7月份之前把课本要过一遍,课后习题当然要做,不过挑着做,随便做做就行,没必要全做。然后7、8月份要刷全书了,我是因为前期有老师带着学过一遍,第一遍的时候错题就不多。到了9月份要开始刷真题了,一天一套吧,然后每个人选择的真题不一样,有的是十年有的是15年,我是全都做了。然后开始一边刷全书,一边刷真题,第二遍要好的多,这时候真心觉得老师讲的很多解题思路和方法都很有用。第二遍真题我是按章节做的,这里每个人做法不同。然后开始第三遍真题,第三遍真题我是按照百分卷做的,就是新买一套题,在重新做一遍,这时候135、140以上很正常了,这时候真题还是有不会的,没办法就是这么坑,做完第三遍第四遍我就开始专门做错题,不会的题。做完错题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做了近十年的真题。这里建议大家买两个人的真题来看,因为答案有时候会不一样,我说的是解题思路和角度啊。
考研英语方面:
从六月份起,词汇学习将融入阅读理解的训练,因为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初期练习时,不要急于在试卷上填写答案。不用追求速度,每天完成一篇即可。我推荐使用张剑的黄皮书,每读完一篇文章,不仅要完成它,还要在纸上逐句翻译。首先抄写下句子,然后自我翻译,查找不懂的词汇,最后对比原文翻译,找出差异。这个步骤可能相当具有挑战性,但只要坚持半个多月,完成15篇这样的翻译,你会发现你的阅读速度、翻译技能和词汇量都有显著提升。有些教师认为阅读不是翻译,无需完全理解,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毫无帮助,如果不理解,如何答题呢?仅仅依赖技巧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期望进步的同学来说,扎实的基础复习至关重要,这样到了后期,你会感到更加从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决定是否需要专注于语法或翻译,并将这两项纳入你的复习计划。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它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定律、网络定理、滤波器设计等内容。对电路的学习,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功率等,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这些是构建电路模型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
电路分析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际操作并重。在理解了基础理论后,要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深理解。例如,运用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解决复杂电路问题,这需熟练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理解并运用戴维宁和诺顿等效电路,帮助简化电路分析。
对动态电路,拉普拉斯变换是一个强大的工具。要学会如何将时域问题转化为复频域问题,再反向转换回去,这对理解和解决暂态过程至关重要。傅立叶分析在信号处理和滤波器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也需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教材是基础,但不能仅限于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历年真题都是宝贵的资料来源。我推荐使用"电路"(邱关源版)作为主要教材,其内容全面且经典。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补充学习,如MIT开放课程、Khan Academy等平台都有丰富的电路教学视频。
我强调的是,模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东南大学的实验室设施完善,提供很好的实践环境。动手操作能你更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