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计算技术研究所电子信息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没什么窍门,就是做客观题,背主观题。正式开始复习政治在10月份了吧,听老师的建议手机上下载了个考研政治还是什么之类的政治客观题库,每章都有好多客观题,这个题库我一共刷了大概有三遍左右。到了11月份市面上模拟卷上市后就买各种模拟卷做模拟卷,蒋五,任四,肖八,还有米鹏等人的模拟卷,大家一定要牢记,政治客观题分数直接影响到你政治分数,因为主观题真的拉不开太多分。我是从11月中开始背主观题的,肖八答案,肖四答案,肖五答案,还有蒋中挺的押题百分百那本书,基本都背过了,最后考试时虽然不都是原题,但是答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再次强调字迹的重要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各科中拉分最大的,这个阶段大家应该真题都刷了一些了,这个状态是比较好的,一战的同学最好能够稳定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这样说明你基本复习到位了,要是还没有开始做真题的就得抓紧时间了,数学真题至少至少至少得2遍,真题做完了之后,可以总结一下,哪些是自己容易错的,哪些是不会的,然后找相关知识点的资料重新复习一下。真题过后,就是模拟卷了,可以隔几天做一套,不需要贪多,保持手感就行了,模拟卷里面合工大的偏难一点,李永乐的建议要做一下。11月初——考研到来:刷2020——2010的真题。方法和全书相同,但从这时开始必须限时做题,批改,看坐错的类型。将错的标记出来,真题我也是做到了三刷。后面有时间做合工大的预测卷,难度比起真题会大些,但我觉得题目出的都不错,自己时间没来及,也只是做了三套,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预测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在十月份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对于长难句的理解要点我都做了详细的笔记,并且时常沉迷于研读,成效颇为显著。然而,我在暑假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单词的记忆工作,考研词汇被我反复背诵了好几次,也在扇贝单词上坚持打卡超过了130天,虽然这个数字并不算突出,但我深感自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阅读理解准确率提升缓慢,于是决定报名参加课程,专心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在练习题目方面,我仅使用了历年的真题,没有额外购买其他的阅读训练册。九月时,我每天都投入时间阅读并研究了许多备考指南推荐的《丁晓钟英语外刊精读》,这本书相当不错,能够帮助我接触到多元化的主题,特别是那些常出现在考研中的热门话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灵魂,它是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我特别重视对链表、树、图以及排序算法的理解与应用。理解每种数据结构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适用场景,是非常关键的。凭刷题来熟悉各种算法,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二分查找等,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内部的工作机制。CPU的架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I/O设备等知识点需扎实掌握。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但凭模拟和实践,如设计简单的CPU模型,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再者,操作系统的学习我明白了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的重要性。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等章节,都是凭实际案例来深入学习的。我常常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小系统,比如简单的磁盘调度算法,以加深理解。
计算机网络则是连接世界的关键。TCP/IP五层模型、路由选、拥塞控制以及网络安全等内容,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我建议凭构建网络模型,模拟数据传输过程,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阅读教材,还广泛参考网上优秀的课程和教程,参与编程竞赛和项目实践,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定期自我测试,及时查漏补缺,也是保持高效学习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