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开始了解需要准备的政治材料,我买的是肖秀荣系列,但不是每一本都买,只是挑了几本我觉得比较有用的。10月份以后再开始就来得及。首先把一本比较厚的书先看一遍,边看边做题;然后是真题和练习册,慢慢做,认真对答案;最后要看时事,还有肖秀荣最新出的预测卷,都会在12月才买得到。政治的准备过程是前松后紧,跟英语的稳定备考不太一样,因为政治会跟当年的时事密切相关,11、12月好好背就可以啦!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在初试的时候专业课没考好,但是政治和英语不错,弥补了十几分。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两科不要太轻视,只要能挣的,每一分都不能放过!毕竟最后看的是总成绩哦!!
考研数学方面:
我之所以在数学上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1)深入研读书本,并确保充分理解概念。(2)对待复习全书中的每一道题目我都一丝不苟地去做,大约用了六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录和思考,遇到难题从不轻易看答案,而是持续思索。如果实在无法解决,我会搁置一段时间,回头重新审视书本,找出问题所在,是基础知识没掌握牢固还是解题策略不足。之后的几天,我会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尝试能否解答。记住,复习全书是用来实践的,而非仅仅浏览。每道题我都仔细剖析,总结规律。随着积累的加深,难度自然降低。(3)如果有空闲时间,我会做模拟试题;若时间紧张,便专注于真题。真题练习时,我严格控制时间,如同真正考试一般。我只集中精力于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和真题,但消化得非常彻底,成效显著。数学是最有可能快速提升分数且拉开差距的一科。我的复习资料仅限于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和真题。首先阅读一章课本,接着完成相关习题,然后转向复习全书对应部分。初次通读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这完全正常,不必焦虑。第一轮过后开始第二轮,此时要做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和公式,以便后续复习更有方向性。最后一步是攻克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得益于我的扎实英语基础,阅读部分对我来说并不吃力。然而,写作是我需要着重攻克的部分,尤其是对于议论文和应用文,我几乎没有实践经验。因此,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积累范文上,从十一月起,我分别背诵了十篇左右的大作文和小作文,确保每种类型都有所覆盖。在背诵策略上,我推荐先理解中文版本,再逐句翻译成英文来记忆。我认为背诵的关键并不只是记住,更重要的是能准确无误地默写出来。我会先背一次,然后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方法多次进行默写练习。
考试前两周,我已经为大作文和小作文都构建了自己的模板。小作文是按类别整理的,数量不多;大作文则根据积极、中立、消极三种态度各准备了一个模板,这样只需在考试时替换关键词即可。幸运的是,今年考试的作文题目类型都在我之前的复习范围内,所以我基本上直接套用了模板,更换相关主题词就完成了写作。此外,我想强调的是,英语作文的书写美观也很重要。十一月我购买了王江涛的英语字帖,每天花费十分钟练习,坚持了一个多月,效果显著。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理解环境污染和治理过程的基础。我在学习中特别注重了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等核心概念。理解这些原理后,就能更好地分析污染源、预测污染物的行为,并为设计环保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做题时,我会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凭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环境微生物学则是研究环境系统中生物活动的关键。微生物在环境净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硝化、反硝化、有机物降解等过程。这部分的学习,我倾向于结合实验数据和实际案例,了解不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从掌握其生态功能。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环境影响也至关重要。
再者,环境工程原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实际工具。从水处理、固废处置到大气污染防治,每一个环节都需掌握相应的工程技术。我凭绘制流程图、构建模型等方式,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工程流程,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跨学科的学习方法同样重要。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个交叉学科,需整合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的知识,全面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在复习期间,我会定期查阅相关文献,跟踪科研前沿,以此拓宽视野,提升自有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持续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对每个知识点,我都尽量去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不仅仅是表面现象。这样,即使面对复杂的问题,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