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常常感到记忆力不足,因此在开始解答任何一章的问题前,我习惯先浏览一遍相关章节的大纲解析(记忆力强的人可以尝试先回顾三至四章的内容,随后再做这部分的习题)。无论单项选择还是多项选择,我都一一完成。对于错误的题目,我会标出其编号,并使用红笔在大纲解析中勾画出相关的知识点。不必急于求成,一口气做太多反而成效不大。初次完成后,你会发现在大纲解析上,红色标记与蓝色笔记的重叠部分很多,只有少数题目设计得颇为独特,从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摘取了些许无关紧要的信息作为考点。这样一来,你就能明确哪些内容是关键了。做完后,你需要评估自己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果同一个知识点经常出错,那么应立即回查大纲解析,深入理解并强化记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开始复习英语是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那时我先简单浏览了一遍绿皮书中的词汇,并将它们抄录在一个小笔记本上,尽管初次接触并未记住太多。进入正式复习阶段后,我每天早晨用大约一个小时来背诵单词,通常涵盖3到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过的两个列表以及新学习的两个。初期可以适度减少量,之后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词汇既多又复杂,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而对于那些词汇量较少且易懂的部分则可迅速掌握。晚上临睡前,我会再次温习早上的词汇,时间长短不拘,只要完成记忆目标即可。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对单词的记忆时间,最多只用半小时,原因是增加了作文部分的学习,需要重新分配时间。关于记忆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至关重要。许多人会因个别难以记住的词而浪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收效甚微。这并不关乎你的记忆力好坏,面对困难的单词,适当地多投入些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确保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都牢记于心,因为在考研中,考题往往会涉及一些不常见的意义。人的记忆是呈衰减曲线的,所以需要通过反复复习来加深印象。因此,我选择每天滚动学习少量新词,同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汇,晚上再加以巩固,这样的方法对我来说效果良好。当然,如果你已经是英语高手,可以不必采纳这个建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西戏剧理论基础,核心在于理解和比较。需深入研究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易卜生的社会剧以及中国的元曲、京剧等,理解其形式、主题、人物塑造和象征手法。要关注戏剧理论的发展脉络,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黑格尔的艺术美学,以及布尔迪厄的社会学视角。在学习中,我建议采用对比分析法,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戏剧进行对照,这有助于深化理解。
中国戏剧史的学习,关键在于记忆与理解相结合。从唐宋杂剧到明清传奇,再到现代话剧,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社会背景。比如,元曲的“本色”与“花部”,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兴起;京剧的四功五法,体现了综合性艺术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记忆,我采用了时间线的方式,将重要事件、代表作品和主要人物串连起来,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解读。
再者,无论是理论还是史实,实践应用都是提升的关键。我经常尝试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戏剧作品,或者凭撰写剧本、评论来锻炼自有的表达能力。参加学术讨论或研讨会也是极好的方式,促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我习惯每周整理一次笔记,梳理知识点,做些模拟题来检验理解程度。这种方法能帮助我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临考前才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