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工程学院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起步时间稍晚,从九月启动,那时官方的红宝书还未发行。我选购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精讲精练,肖教授在考研界颇有名望,个人认为他的职业操守相当不错,多年的政治理论教学经验使他独具一格。尽管年年预测试题的数量带有偶然性,但肖老师的书籍确实有助于构建整体的政治框架,因此我以轻松的心态阅读它们。九月和十月间,每天午后饭后,我会在小憩前浏览一次精讲精练,接着完成相应章节的习题并校正,大约耗时不足一个小时,算是初步了解。晚餐后,我会找出做错的题目,查找精讲精练中的相关知识点来深化理解,日复一日如此进行。
到了十一月,我着重关注了毛中特与近代史中关于最新政策的两章,因为它们非常重要,于是专门留出一个月仔细研读这两部分,同时也会兼顾其它章节。进入十二月上旬,我购买了各类预测卷和背诵手册,包括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以及任汝芬、米鹏、蒋中挺等人的资料,其他人出的卷子我只做选择题,肖老师的试卷则连大题一起练习,至于背诵手册,我并未深入使用,只是挑了些关键点记忆。此外,根据肖老师的卷子标记了重点内容。
十二月下半月,我每天早上八点至九点朗读精讲精练及肖教授强调的部分,以便加深印象。最终我的政治分数并不突出,不过在考试前的选择题模拟测试中,我能稳定拿到40分左右,毕竟考试成绩有时也取决于运气,所以我对此并无怨言。至少,在踏入考场的那一刻,我对政治科目充满了自信。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是个持久的过程,对于初次备考研究生的人来说,一年的复习时间较为理想。建议在7月以前先通读课本和复习资料,然后8月至9月进行深入复习,这期间结合复习资料和李永乐的660题进行练习,用以发现知识盲点并及时整理错题,以便自我反思。这些错题和反思将在未来的考研路上大有裨益。平日里,你可以经常重做这些错题,尝试纠正原先错误的解题思路。虽然660题的难度较高,犯错多也无需焦虑,其目的正是为了找出不足之处。10月起,历年真题纷纷问世,选择一本进行演练。你会发现,05年以前的题目因讲解过多而失去新鲜感,因此,专注于近十年的真题(保留部分用于12月最后冲刺)就足够了。同时,错题整理和反思仍是每日必修课。接下来的11月和12月,可挑选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如张宇的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它们的难度较高,可能让你感到挑战重重,但请保持毅力。最后一个月,重点应是反复做套卷、整理错题、深思熟虑,以及不断填补知识漏洞。在此期间,依据个人复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系统性地回顾整理过的错题,这项工作直至考研前夕都应持续进行。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来说我一开始买的红宝书那个大单词书,背了没两天就不行了,因为一上眼,好多都不会。超级打击。后来我就看朱伟的恋练有词。他是30个单元,先讲单词,再讲真题句子,部分是三个的。我是用了一个多月看完了,基本就早晨一个,晚上一个。跟下来,你能记下一些单词,最起码能坚持下来,干背真的很无聊,最后就是暑假一次,然后十一月开始再一次。。。我是后来又买了道长的考研词汇书,里面有个十天计划,有个二十天,大家可以用那个二十天的,因为十天那个真的相当费时间,根本挤不出来。。我就看过这三本,当然你要是有能力能背下来,买哪本都是一样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水力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水力学主要研究水流的行为和性质,包括流体静力、流体动力学、流动形态等。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仅需理论知识,还需凭实例来深化理解。例如,掌握压力、浮力、流速、流量等核心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关键。
深入理解和应用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的核心。这个方程描述了无黏性流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能量守恒,用来分析管道中的水流、水头损失等问题。你需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程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是公式。
再者,流体动态部分,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也是重点。这些方程构成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基础,是解决水流动态问题的关键工具。了解并理解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理论学习凭阅读教材、听课笔记,甚至观看相关的科普视频来完成。但更重要的是,要凭做题和实验来巩固理论知识。我经常凭解答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来检验我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并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中,这有助于提升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团队学习也很有帮助。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懂的概念,加深理解,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的话,寻找一位指导教师或者参加学习小组,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启发。
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和耐心。水力学是一个需深度思考和不断实践的领域,有时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或复杂的计算。但是,只要你坚持不懈,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