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财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我完全依赖于肖秀荣的教材。其中包括《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大概从八月中旬开始,我会每天投入约一个半小时在这门科目上。我的方法是每日阅读一章内容,接着完成相应部分的《1000题》练习。推荐使用铅笔作答,并只需在答案处轻轻标注,因为这套习题最好能重复做三次以深入掌握。如此这般,大约到十月份,我能完成第一轮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的学习。这段时间主要是熟悉内容,明白考试要点,形成初步的学习框架。
第一轮结束后,紧接着进入关键的第二轮。这一阶段需要将两者结合,但重点在于理解和消化《知识点精讲精练》中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一点务必牢记。自我理解后,只需记住关键知识点、重要事件的时间线以及两种理论间的差异。至于形势与政策这部分,可以留到冲刺阶段再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颇具挑战性,有时难以理解某些概念,但我专注于掌握实用的定理和解题技巧。我会把这些要点记在笔记中,并在几天后尝试凭记忆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即使忘记了解题步骤,我也会坚持重试,不断循环,直到彻底掌握。经过这样的努力,第一次通读全书时感到毫无难度,做题变得轻而易举。
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经常包含一些非常有用的推论,在解题过程中极其便利,所以我特别注重熟记它们。我花了将近两周的时间完成了660题,但由于当时重点放在专业课程上,考试日期临近,每天只能挤出两个小时左右,导致做题过程较为匆忙,缺乏深入的反思与总结,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真题我是一天一套,主要是由于时间紧迫。
然而,前期的大量练习使我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大多数题目我都能够熟练应对。因此,在面对真题或各类试题时,我能迅速解答,在实际考试中也能顺利完成所有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我坚持每天都精读论文,大概每天用三页A4纸的量,其中包括一篇英译汉和一篇汉译英,之后还会进行总结。从九月份开始,一直到十一月,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到了后期,我把复习的重点转向了之前整理的资料,每天会花一个小时回顾这些内容,甚至利用空闲的碎片时间也会翻阅。同时,我逐渐减少了每日的翻译工作量,只是为了维持那种翻译的状态。对于考试的答题顺序,我首先是写作(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5分钟),接着是阅读A部分(75分钟内完成),然后是C部分(22分钟),B部分(20分钟),完形填空(15分钟),剩下的时间用来检查和涂卡。有的考生可能会选择先做B部分再做C部分,但我连续两年都按照这个顺序来,初次考研时因为B部分较易所以没有问题,不过今年的新题型我花了30分钟还没做完,导致后面翻译和完形填空的时间紧张,再加上心态波动,影响了这两部分的得分。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即使新题型难度较大,你也能迅速完成,而如果新题型难,通常得分都不高,但这并不会对完形填空的答案产生太大干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是基础中的基础。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再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和新贸易理论,这些都是构建你国际商务知识框架的重要支柱。不仅要熟记这些理论,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因试题往往要求应用这些理论去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
国际金融的知识也不可忽视。你需熟悉汇率制度、外汇市场、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核心概念。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计算练习,尤其是涉及到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应用题,熟练掌握公式和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再者,对跨国公司运营和管理的理解也是考试的重点。包括跨国公司的战略选、跨国并购、全球化生产网络、国际营销策略等内容。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培养自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也是考察热点。WTO规则、FTA谈判、TPP、RCEP等时事热点可能会出现在论述题中,保持对全球经济动态的关注,并能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是非常有益的。
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文献是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帮助你理解专业知识的原汁原味,还能提高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这对应对可能出现的英文题目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并定期做模拟题进行自我检测。找到合适的学习伙伴或导师,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