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数理学院材料与化工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肖秀荣1000题(做3遍)、肖秀荣的八套卷4肖秀荣的四套卷(每年12月份才能在淘宝上买的到)、蒋中挺最后五套卷、历年真题。先看精讲精练对应做1000题,一定要做3遍以上,错题看5遍才可以;之后做历年真题;之后做肖秀荣八套卷;之后做蒋中挺的卷子;最后12月份买上肖秀荣四套卷以上说的都是选择题,只需要做选择题接下来说大题,把肖秀荣出的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大题都背下来,每套5个大题,一共60道 大题就没问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自从七月初放暑假起,我就在家里投入复习,这种方式适合极度自律的人。这两个月里,我每天从早晨7点半起床,直至晚上6点半,一共学习12小时。家里的环境很惬意,简单地刷牙洗脸吃饭就能节约不少时间,无需操心洗衣买饭等琐事。早上8点开始数学的学习,直到傍晚6点半结束。头一天我会研读数学教材并制作一份精炼的笔记,这个笔记后来成为我的主要参考资料,不再需要频繁查阅课本。次日则做课后练习,改正错误,将错题整理到单独的本子里,深入思考错误原因,因为这本错题集是为自己准备的,有时只需提炼关键信息,让自己理解就好。整个假期,除去每周外出放松一天,其余时间我都按照这个作息,从早7点半学到晚11点。虽然起初有些不适应,但逐渐习惯后,并未感到太过艰难,只是长时间独处房间偶尔会有些烦躁,需要自我调节。通过暑假的努力,我完成了数学的第一轮复习,收获了一个不算厚重的笔记本来记录要点,以及一本厚厚的错题集一号。九月开学后,我每天上午专攻数学,大约花费4小时,按照李永乐全书每天一章,李永乐660题每天10题,李永乐分阶段训练每三天一章的进度进行,每完成一章都要及时纠正错误。这一轮复习持续到11月中旬。此时,我已经完成了李永乐的所有教材,同时拥有了错题集二号和更加详尽的笔记(例如,对于那些常犯错或难以记住的知识点,我会特别标注)。11月下旬开始了第三轮复习,我开始做真题,每隔一天一套,每天上午8点30至11点30模拟考试,完成后立即评分,次日上午则用于改正前一天的真题错误。于是,我又积累了一本错题集三号。至此,考研数学的复习已大致完备,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反复查看笔记和那三本错题集,为最后的冲刺做好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这个分数我还比较满意。英语是三月份开始的,刚开始就是背单词为主,啃绿宝书,在暑假前大概过了三四遍。五月开始做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感觉比真题难,权当记单词了,他的题目设置没有真题那么严谨,所以错的多少不必深究。暑假我没有回家,留在学校奋战,背单词也转为用APP,利用碎片时间,用过好多软件:知米、扇贝、乐词、不背单词等,我认为知米最好,界面简洁。单词买朱伟的《恋练有词》或何凯文的《1575》挑一本就好,我用的《恋练有词》——直接背,把书按30个部分背,每天早上背一个单元,第二天先复习前一天的,再背当天的,后面也是这样,重在坚持,日积月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白分析化学的核心在于定量分析。它涉及到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多种方法,这些都需熟练掌握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计算规则。在复习时,要反复练习各种滴定实验的设计和结果计算,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解析能力。
光谱分析也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广泛,能帮助识别化合物的结构。理解和应用这些光谱知识,需具备扎实的量子化学基础,并凭大量的案例分析来提升自有的解读能力。
再者,电化学分析不容忽视。电解、极化曲线、电导率测量等概念和实验技巧,是理解电池工作原理、腐蚀机制以及电化学合成的关键。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除了理论理解,还需结合实验设备的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统计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也是考试的重点。如何设计有效的实验方案,如何正确处理和解释实验数据,这些都是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这里,统计学的知识会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掌握基本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对提高分析化学的成绩至关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方式。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只有凭实验操作,真正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如模拟试题或真题训练,帮助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向老师和同学教,也能深化理解,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