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化工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想要比别人分高,就得多付出一份努力,并且政治的付出与收获确实是成正比的。现在8月份了,政治可以开始了,政治里面东西谁都看得懂,但用不好,记不住,这就变成和英语单词有点类似了,我的老师给我讲了很多理解性的内容,这让我后期少背了很多东西。还有,大家统一的弱项是多选题,攻克它的办法也是死的,多做多选题,做完多看,慢慢命中率就会好的。我的经历是,做了一本1600题(忘记谁编的了),一本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很好,单选、多选,大部分有答案解释),一本任淑芬序列二,基本正确率跟三分球命中率一样的低,但是,没关系,需要这个过程!特别注意到复习的最后一个月,什么肖秀荣,任淑芬,徐之明的最后几套,记得统统买了,两个字做和背,当这些是你考试的模拟题(做整套),不要想什么压不压得到题,就像你高中考了那么多次月考,你不也没想过押题吗,所以当做模考就行了,你多模拟一次就比别人多一次考试的感觉。做完对答案,认真分析自己不足,放心,你的水平会有质的提升。当然,别忘了做和分析真题啊,这可是你考试的祖宗啊。
考研数学方面:
满分是150,我个人认为数学的成败就是你考研的成败,是重中之重。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数学分数不够高导致总分不过线,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所以你必须花很多时间在数学上。我是从3月开始看数学的,我刚开始看的是高数课本,而且把课后题都做了一遍,定理的证明也认真的看了看,第一遍主要是把课本的定理和公式都记下来,基本题会做,没必要深究,第二遍看复习全书时再深究,以节省时间。笔记在第一遍做不做都行。第一遍我大概是在暑假之前看完了,然后我花一个月的时间把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之后跟着专题训练和拔高走,自己再刷很多遍真题,最后的分数我自己很满意。数学内容不难,但是较为灵活,而且要求很细心,毕竟我觉得后期主要是比谁比较细心~
考研英语方面:
在二战期间,我仅重做了两次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原因在于,第一次备考时我已经仔细研读了五遍,以至于题目几乎能倒背如流。这两轮复习我只是专注于深入理解文章本身。其余时间,我全力以赴地投入大量英语阅读练习。购买了《张锦芯考研阅读200篇》与《张剑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下》两本书,并逐一完成。八月以前,由于某些事务,我没有大块的时间专注学习,于是那段时间我主要分配给背单词和每日两篇阅读。关于日常积累:我认为作文的准备应尽早开始,即使不提前背诵模板,也应该注重平日的素材积累。我在记忆了一些范文后阅读时,发现许多阅读中的句子恰好与作文主题相符,表达流畅且词汇精炼,完全可以应用到作文中。不过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建议后来者在完成阅读后,挑选出适用于作文的句子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微生物学是一门结合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微生物的分类、生理代谢、生态分布以及它们对环境污染的降解作用是需深入理解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各类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的基本特征和它们在环境中的功能要有清晰的认识。
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学习。环境微生物学不仅理论性强,实践性也极强。实验室操作如培养基制备、微生物分离纯化、菌种鉴定等都是考试的重点。熟悉并能独立完成这些实验操作,对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大有裨益。
再者,环境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也是考试的热点。比如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能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需重点复习。
关注最新科研动态和研究成果也很重要。环境微生物学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实际紧密相连的领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帮助开阔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复杂的微生物学概念,尽量理解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不是死记硬背。定期进行知识点梳理和总结,构建知识框架,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做题和模拟实验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