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房地产经济与管理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用过早准备,也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如果是文科生的话就更不用担心了。我用的资料是肖秀荣的全套资料,他出什么我就买什么,一整套大概有10本左右。紧跟他的步伐政治就可以搞定。暑假7-8月份是刷了一遍1000题,随题看最厚那本书(不用大学的课本的),之后就是看他出的各种资料,就是看,刷题而已,不用背。最后一个月背他的背诵版小书和最后四套卷就可以了。文科生没必要担心,因为考得都是高中学的政治知识,知道如何回答以及作答步骤就可以应付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理解是,关键在于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比速度更重要。下面分享我的复习策略。在大三下学期,课程繁重,老师们频繁点名,留给考研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主要集中于晚上和周末。那时我主要是通读了一遍教材,并完成了课后练习题。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课后题并非必要,除非你有充裕的时间,否则专注于教材本身就已经足够,因为后续复习时,你会忙于应对复习全书中的大量题目。暑假期间,我只在家待了六天,那个时期最难熬,炎热的天气和学校的糟糕伙食都是挑战,但只要能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胜利。这个阶段,你们可以开始接触全书,无论是李永乐的还是陈文灯的,差别不大。九月,我集中精力做了李永乐的660题,这是一本很好的资料,涵盖了大部分填空和选择题类型,需要深入理解和反复练习。到了十月,我开始做模拟题,主攻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难度颇高,可能会让人感到挫败,但完成之后你会发现收益颇丰。十一月,我开始做历年真题,那时候做起真题来就会觉得轻松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感觉还挺自信的,感觉基础还不错,开始的时候每天就是在背考研单词,这个每天也花了两个小时,然后就是做做张剑的阅读理解。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这时候才开始做张剑的历年真题,单词还是每天照往常一样反复的背。每天早上一到图书馆,把单词书拿出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看完单词都将近10点了,我觉得只要把单词搞定了阅读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每天花这个时间还是值得的,早上背英语单词最多只能花一个小时,最迟最迟不能超过九点。背单词占用了一个钟的正式时间外只能利用其他零散的时间了,这并不是说单词不重要了,而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而且单词是要一直坚持背的,记得滚瓜烂熟,还要懂它的用法,一个单词派生出的各种形式都要会。个人感觉早上刚开始这一个小时内状态不是很好,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背背单词背背作文比较好。到了十一月后才开始专攻历年真题,后来才发现晚了,因为英语真题是要反复多做的,把其中的规律找出来,培养那种正确的解题思维。真题一战的时候也做过,但到了去年十一月什么印象也没有了,重新再做感觉做得还比较理想的,4篇阅读理解基本上都在30分以上的,做完后每一篇的每个句子、每道题都认真的分析理解过,还把它翻译出来,所以真题这样一遍下来花的时间也不少。到了十二月就开始背张剑的热点作文50篇,但是很少动手写,这样就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写的真的太少了,作文水平也没多大提高,没有亲自动手练真的很难有质的提高,直接导致考场上慢吞吞一点一点的挤,真的很后悔当初偷懒没有坚持每天练一篇,作文这东西真的是讲究熟能生巧。到了最后也没多少天做模拟题了,总的来说还是模拟真枪实战太少了,没有找好实战那种感觉。平时不流汗,战时多流血!考研多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对这些理论,不仅要其核心观点,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关注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如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战略管理等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管理职能和决策过程。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是考试的重点。每个职能都有其特定的过程和方法,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决策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理解不同类型决策(如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的特点及决策模型(如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的应用。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凭分析实际企业的管理问题,深化对理论的理解。阅读和研究各类管理案例,尝试用所学理论进行解析,既能提升分析能力,也有助于应对可能的案例分析题。
关注当前的管理热点问题,如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它们不仅可能出现在论述题中,也反映了管理学的前沿动态。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模式。理解和记忆是最基础的,但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真正掌握。尝试做些案例分析,模拟决策,或者参与小组讨论,这样既能提高自有的思考深度,也能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凭做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利于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