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按照脉络复习相比于自己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是比较有效的,因为考试的时候试题的设置就是按照这个顺序来的,基本是马哲--毛邓--近现代史--思修--当代政经--时政。初期把那种类似于红宝书之类的详细的书看个3遍左右,第2遍的时候就可以同步练习一下选择题了。政治这种,选择题做多了都会有感觉的。到12月份,市面上会出现一些资料和模拟题,月底,还有那种小册子让你背的。开始背吧~~基本做到很熟很熟才可以,这样的话,大家的主观题分数都是差不多的。那些模拟题我估计大家都不会去写主观题的,那就好好做做客观题,不夸张的说,今年政治选择题15%跟模拟题基本一致,甚至还有2道多选题和我做过的模拟题一模一样。大家要注意,在做政治客观题的时候,蒙的题也要着重看一下,因为你下次再做可能就换一种蒙法儿了,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要用心。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高分指南》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涵盖了多种题型和丰富的解题策略,虽然有些难题,但总体上不影响复习进度。相比之下,《数学分册》较为基础,如果数学底子不是特别薄弱,可以不必考虑。数学注重的是技巧而非海量练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完成《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详解》后,你应能牢固掌握大部分知识和技巧。接下来,挑选一些习题来实践和稳固你的方法就足够了。我个人后来尝试了陈剑的《考前冲刺》和人大的《数学精选500题》,感觉成效平平,主要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建议主要还是以前两本书为重心,遇到例题先尝试独立解决,然后再查阅答案。至于真题的价值,无需赘言,大家都清楚。我在考试中只因看错题而失分,所以在考试时务必仔细审题,特别是处理充分条件判断题时,切勿急于求成,这是惨痛的经验之谈。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强项之一,基础知识还算扎实,复习起来相对轻松。目前我正专注于大量积累词汇,不论多艰难,每天都会确保至少一小时的记忆时间,虽然短期内可能进步微乎其微,但持之以恒到年末,定会有所收获。我认为,缺乏词汇量是英语考试的一大难题。对于阅读理解,抓住逻辑脉络和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至关重要,这需要通过实际做题来不断训练,你会逐渐领略其中的窍门。至于作文,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只是平日里积累了些优美的长短句,效果还挺理想。若你觉得写作吃力,不妨看看那些提供模板的书籍,里面不乏有价值的内容。我选用的参考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以及一本乱序版的单词书。另外,我还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先读单词,力求熟悉,然后开始背诵。我总共背了四遍,看了一遍配套视频以加深理解,接着通背一遍,遮住中文释义再背一遍,最后复习了一遍附录中的单词。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标记出难以记住的词汇,给予特别关注并集中攻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环境中物质的存在状态、行为和转化规律。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是基础中的基础。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转化过程也是需深入理解的内容。我建议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这些基础知识,并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了解新的污染物类型和处理技术。
环境监测则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它涉及到样品采集、预处理、分析测定以及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对样品采集,要清楚各种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的采样方法;预处理则需了解不同类型的样品如何进行有效浓缩和净化;分析测定中,光学、电化学、色谱等多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其优缺点需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也不能忽视,要学会正确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在实践中,尝试参与实验室的项目,亲自动手操作,这会极大地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学以致用”是最有效的。理论学习的,应结合实验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多阅读文献,尤其是经典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帮助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背景和解决方案。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非常重要,凭做历年试题或者模拟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