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化学研究所材料与化工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听课后感觉思维异常清晰,条理分明,课程架构也一目了然。我同步阅读着精讲精练,跟随讲解勾画关键点。课程结束后,我会重温一遍标注的重点,并梳理主要脉络。随后,我开始做1000题,一旦出错,立即查找并复习相关知识点,对照精讲精练和课堂笔记仔细研究。我还购买了一本《风中劲草》,这是一本精炼的重点汇总,虽薄却包含着最关键的内容。我将这本书再次熟读了一遍,并完成了过去十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随后,肖四和肖八相继发布,我独立完成选择题,并背诵大题。在考试前夕,我回顾了之前选择题的错误,强化了记忆中的大题,这就是我的政治复习过程,虽然不算全面,但足以应对考试,哈哈。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定义的理解,扩展的思维,扎实的计算,这三样都不能缺少,缺少一样就不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解题。幸运的是身为理科生,这方面还是具有优势的,相信网上已经有很多有关《李永乐全书》的介绍和推荐了,我用的也基本是他的书,不过不同的是,我有自己专门的小册子,包含相似的知识点,容易错误的地方,平日里对一些相关知识的感悟等等。建议有时间的人这么去做,如果时间不够就没必要了——《全书》拿下4遍保证无压力。数学每天一套卷子!先做张宇的真题大全解,预计用时29天,做完第一遍后,做第二遍预计用时20天左右,然后张宇的预测8套卷,用时8天接下来,真题第三遍!不要做张宇的了,做李永乐的那本真题详解,只做06年到20年的,前面的年份不用做了。预计11天,之后张宇最后4套卷。之后合工大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份起,我会启动英语真题的学习,采用一套有效的“五步骤法”:首先完成习题,然后自己动手翻译全文(记得写下来哦),接着对照解析仔细研究题目,再对比个人翻译,找出差异,最后挑选出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背诵。这样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如果上午的时间还充裕,不妨利用剩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随着熟练度提高,速度会逐渐加快)至于完形填空,虽然有人认为它的分数比重小,容易受运气影响,但我坚信通过认真训练是能够提升的。毕竟,做得好的人可能只会错1-2个,而差一些的可能会错10个以上。我大约在十月中期开始复习完形填空,起初做真题时,每篇错误通常在6-7个,偶尔状态好些,能控制在3-4个。但当我进行第二轮复习时,错误数量已经减少到3个以内了。(语言的感觉和上下文理解,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当你觉得晚上学习疲惫时,不妨观看一些英文电视剧来调节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学习首先需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在热力学部分,理解并掌握状态函数如内能、焓、熵等的变化规律,以及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平衡的关系是关键。动力学部分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Arrhenius方程等也是重点。这些概念不仅需理论理解,更要凭大量的计算题来巩固。
电化学是物理化学中的另一大块,要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过程的动力学。这部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极其广泛,例如在能源储存和转化领域。量子化学部分的分子轨道理论、电子结构和光谱学等内容,虽然相对抽象,但却是解析化学反应本质的重要工具。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是最好的策略。物理化学不是简单的记忆公式,是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模型。我会定期做课后习题,以此检查自有的理解程度,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参与讨论小组,与同学共同探讨难题,提升思考深度。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教程,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前沿知识。
在复习阶段,我会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系统化,帮助记忆。模拟试题的练习也很重要,它能帮助我适应考试环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