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电工研究所电气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个人的复习方面,前期买了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个人感觉一般,有些知识点太偏,总的说还是值得购买使用的。我的使用方法是先背完一节的知识点,然后再做相应篇章的单选题,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有些遗漏啊或者记忆有误的知识点经过单选题后应该掌握的差不多,然后再做多选题,进一步巩固。还是标上每一节的正确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题目难度逐年升级,所以最好是提前自我挑战,多接触一些复杂的题目,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考试心态。从七月起,我开始研读李永乐的全书,并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整个复习过程。九月期间,我每日专注于660题,完成高数10道选择、10道填空,以及各10道代数的选择和计算题,认真校对答案,这可以算是我的第二轮复习阶段。接着,我每周会进行2-4套模拟试卷的练习,同时结合使用张宇的一千题。随着张宇的8套题和4套题,以及李永乐的8套题陆续出现,不知不觉就到了考试的时候。这样的学习策略效果还算理想,虽然投入的时间比较多。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的过程始终持续不断。在七月之前,我唯一的英语学习活动就是记忆单词。有人提倡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这或许适合部分人,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可能收效甚微。最可靠的方法是购买一本专门的单词书,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每个单元都要彻底掌握,并定期回顾。每次记单词或复习时,我会在单词旁边记录日期和记忆的状态,这样就能清楚了解自己的进度。有了坚实的词汇基础,当你开始阅读训练时,你会感到无比顺畅,当大部分词汇都熟悉时,你的心态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我个人推荐使用张剑的黄皮书来进行阅读训练,尽管它的难度稍微高于真实考试,但在与真题的匹配度方面无可比拟。由于难度较高,在训练时即使错误很多也不要灰心。至于真题的练习,无疑是英语复习的关键环节,至少需要做三遍。第一次可以在7月或8月进行,确保有一定单词量和阅读基础,做完只对答案,不做解析,尽量减少印象。接下来专心提升阅读能力,一个月后再做一遍,那时对真题的记忆应该已经淡化,以防止记住正确答案的困扰。此时,你可以深入研读,这个时候,张剑的真题详解是个不错的选择,解析详细。除了阅读,作文也需要练习,至于完形填空和翻译,适度训练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电路原理涉及到许多基础术语,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等。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欧姆定律)是学习的基础。了解不同类型的电路——串联、并联、混联,以及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区别也很重要。
深入理解电路定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诺顿定理和戴维南定理,这些都是分析复杂电路的有效工具。凭大量练习应用这些定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电路的分析方法是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点。包括使用节点电压法、环路电流法,以及超级position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灵活运用能帮助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对实际操作部分,熟悉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以及进行简单的电路搭建和测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电路原理不仅仅是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我会尽量用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复杂的电路现象,比如用电流的流动来比喻水流,用电压差来类比水位差。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式,特别是那些需思考和创新解答的问题,它们能锻炼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还发现,小组讨论和教授的答疑时间非常有价值。凭与同学的交流,我听到不同的观点,发现自有的盲点;向教授提问则帮助我深化理解,解决疑惑。